月蓝道家思想网

太上三宝 持而保之修行者立身行道之本

                                          文    侯信瑞

    崂山太清宫,崂山太清宫是全国最大的海滨道观,有2153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从古至今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我非常有幸能够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并得到道众们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道教的圣典汗牛充栋,让人无从下手。《道德经》这是一部“万经之王”,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所以我也禁不住想同大家一起来挖一些宝贝,持而保之。准备的有些仓促,能挖多少就挖多少吧。
    目前,我们社会正在飞速发展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人心浮躁的当下,作为我们修行者,更应该冷静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去走?其实在二千多年前,太上老君就非常具体的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去做了。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君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我非常谨慎地守护住它,我不会失掉它,长期的保持住这三个宝贝就可以了。就像我们打坐一样,真正的打坐,都必须要安神固形,都是反照自己,不加任何冥想,排除杂念纷扰,才能固精养气凝神。
    太上老君是最早提出来的“三宝”,儒家孔子向太上老子问道后也提出三宝:“知、仁、勇”。后来佛教开始仿效中国文化,把佛、法、僧也称为三宝。“三宝”这个名词都是借用我们太上老君的,不过借久了就不归还,直用到如今。我们的太上老君非常慈悲,也不算利息,就让他们用了。近代英国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烂掉了根的大树”。有了道教的思想,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才只有中华文明仍在保留并且演进。
    太上老君要求我们,要把这三件宝贝“持而保之”,谁拿到谁就受益匪浅,能够把握得住,就可以得到保佑,那就功德无量。“功德无量”这句话最早出在《尚书》中,后来佛教又借用了,也是久借而不归;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像“方丈”一词,源于我们道教中,讲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的称谓。《庄子·天下篇》中讲:“方,道也;《大戴礼记· 本命》:“丈,长也。”即对有道长辈的尊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这里的方丈乃仙人居住之所,佛教也把“方丈”借去用了,借来就“持而保之”。
    太上老君让我们“持而保之”,哪三个宝贝呢?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第一宝贝就是慈,就是慈心于万事万物,是万善之根本,是“道”的直接体现,其他两个宝贝都是围绕慈推演出来的。“慈”就是我们立身行道之本。“慈”不是小仁小义,而是天下之大道。“慈”从“道”而来,因为“道”是万物的母亲,母亲的慈爱都是温暖、甜蜜、沉静、圣洁、无私、无惧的。
    做为一名修行者学习“道”,那就要从“道”的这种慈爱开始好好学起。“道”的慈爱是没有等差的,不分贵贱、好坏、美丑。我们既然还没修成长生、修成仙,还是人,那就要从一个普通人开始做起,在我们修行路上不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离开了人我们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弘扬道法。所以就要学会以慈与人相处,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第73章)太上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个“天网”不单单是指法网,而是指一个很大很大的“道”之网,用到人身上,那就是“人网恢恢,疏而不失”。我们根本就离不开这个人网,从出生就有父母,修行路上有道友、有居士善信。到哪里去哪里都有一张人网。我们怎么才能织好张张网呢?那就要靠慈爱去做。在人与人相处时,把个人的得失、荣辱、恩怨置之度外。“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不与人结怨,别人做了有损于我的事,我不但不计较,不报复,反而以德相报,从而把怨恨消解于萌芽之中,这岂不是离道就越来越近了吗?我们现在看有多少人肯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呢?一出问题就找别人的原因,怨这怨那,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其实就是标榜自己最好,这就是自私自利,也是一种恶,恶定会得到恶报的。老百姓有句话叫:人没有被吓怕的,只有被敬怕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越大反抗也越大。我们今天能挖到的这第一个宝贝,是博大的慈爱之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因而可以称为“给予的道德”,不求回报,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必定会受到神明的佑护、社会的尊重,这个宝贝真正体现了大道的精髓。
    “慈故能勇”,因为有了慈,你就具足真正的勇敢——无惧无畏无私无我的大勇,你的一切行为会符合天道,这就是仁者无敌的道理所在。丘处机祖师在七十余岁高龄,就在我们山东出发,历尽艰辛西行三万余里,去中亚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救了多少生灵;历史上以慈爱精神而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这都是慈爱精神的大爆发。
    现在我们来挖第二个宝贝是“俭”,“俭”,则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活中的勤俭节约,而应该理解为合理的利用一切资源,爱惜物力、人力、时间、身体。都要去节俭。都不要频繁重复、不浪费、不透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却是无止境的,要积攒不容易,要透支非常的快,那是自取灭亡之术。比如,哪怕是再优越的环境下,一个人如果多私多欲,就无法独处,享受不了。因为没有满足会忧愁、烦恼、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然后更痛苦,最后精枯气散神无,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所以我们方方面面都要去节制、节俭,我刚到崂山太清宫的时候,不知道去节俭,有一次我忘记关空调就出门了,这就是没有持守好这一宝贝,没有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这件宝贝要是丢了就不好找不回来了。我们林会长说的好,节省下来的资源,是为了给我们修行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我们使用的也更长久。
通过这件事情,和后来的生活我反思了好多,大家看看所有的动物,从早到晚,都在那里不停的的吃东西。他们为了找东西吃,就是为了生存而已,他们没有什么生活。那我们人类,花在吃东西的时间最短,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干什么?就是要我们来修道的。
    崂山太清宫这里本是海上仙山、桃园仙府,修行之仙境,后依大山,面向浩瀚的大海,能让我们有更宽广的胸怀。生活条件又是非常好的衣、食、住、行、单费等,我感觉全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宫观了,昨天我还领到1000元的过节费用,想想这些,作为修行者非常惭愧,自己在问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静下心来,好好修行呢?
看看外面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上,在科技带给我们的生活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无法控制的人们,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一辈子,不为什么,就为钱而活,一直到死,满脑子都是钱,这还叫人吗?这已经是钱的奴隶了,是高楼大厦的房子和电脑手机的奴隶了。人已变成了的奴隶,情绪的傀儡,这还叫生活吗?为了生存,赚钱不是错,但是赚钱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而已,钱只是帮助我们人生之道的。
    太清宫李会长给我们创造的环境,我们本就不用为钱、为衣食住行而分心。那我们应该清净下身心想一想,我们修行者到底是想在安定中求进步,还是在进步中求安定呢?如果把进步放到重要上去,我们怎么能会安定下来呢,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必须要依道而行,在太清宫这,如此安定的环境中去求进步,熟读经典,去掉恶习,提升自己的智慧、锤炼自己的德能、增长自己的道行,才是我们修行者的真正道途,积累的财富才会让我们自己能走更远的路,修行路上才有乐趣。做到有一天,我们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点教化的能量,那就离道很近了,才可以去准备弘扬道法了。
    第三个宝贝“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时时刻刻不恩能忘本,不忘记道;就是谦虚,谦让、处下、低调不争。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敢”,绝不是胆小怕事、过于谨慎和消极退让的意思,而是一种修身处世悟道的大智慧。在我们修行路上不要忘记根本,不要自以为是,因为受每个人差异的制约(如社会经历、家庭环境、个人禀赋和修养、身份和身体状况等)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标准和个人认识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审视自己的认识与现实及别人的看法有何不同,要懂得根据现实吸纳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能没主见,也不能任意扩大,要有一定的限度,要与人审慎沟通尽量达成一致,要使自己的认识不违背修行之道的标准。如果自以为是,好事不但不能付诸实施,还会招来误解和麻烦,只有不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彰显,不自高自傲的人才能成功。所以人应当自谦,需要心态平和,胸襟豁达。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所以惶惶乎不敢称先。
    学习《易经》的道友,可以专门去看看,《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地山谦卦。在整个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的六个全是大吉大利的。我们为什么不谦下呢?
    我们了解了这三个宝贝,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了真正的慈,就有没有我们做不的成事情;有了俭,我们才不会丢掉慈,失去道;懂得了不敢为天下先,就能敢为天下先了。所以希望大家在修行道路上一定要“持而宝之,这三个宝贝”!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地山谦,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卦象,上面是坤卦,就是大地;下面是艮卦,就是大山。山在地下,表示不显露自己,也就是谦下。这就是谦卦之象。概括地说,谦虚是为了顺利前进。《彖辞》说:谦卑,则亨通。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生成万物,使世界充满光明。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使自然循环演化。天的原则是亏损那盈满的,培补那虚缺的。地的原则是侵蚀那盈满的,增益那卑微的。鬼神的原则是侵害那盈满的,降福于谦虚的。人的原则是疾恨那盈满的,喜欢那谦逊的。谦虑的品德,使尊贵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压。这是谦虚者获得善报的原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七十三章)一个人如果舍慈且勇,天不怕地不怕,勇敢去做任何事,结局可能非死不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打赌的事,比如有人问你,你敢跳海吗?你敢登险境吗?你敢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你失去慈爱,干什么都勇于去敢了,那最轻的也会让自己遍体鳞伤,重则死矣。
    相反的,一个人如果勇敢地不去做某些事,也是慈心守己,这叫做“勇于拒绝”。拒绝也是需要勇气的,譬如,像汉代名将韩信年轻的时候总是带着把剑,城里的不良少年,看到他带把剑,认为他就是那种懦弱的人才整天背把剑。就说你敢就一剑刺杀我吗?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不然我就杀了你。假如我们有血气之勇会怎么办,那就一剑把他杀了。但是韩信确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敢,然后就从他胯下钻了过去,别人都笑话他不像个男人,大家说他是勇还是懦弱呢?因为韩信他知道自己身体非常重要,大器一定要大用,绝不跟一个无赖来斗生死。所以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成为常人所不能为”,韩信被后世史学家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名将”,在楚汉战争中,他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彻底击败项羽大军,为刘邦夺取了天下立下了奇功。
    不敢为天下先,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不忘本,所以太上老君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不要忘本,心中要有慈和俭。要有道,道就是根本,天地就是根本、自然就是根本,你再厉害,你都离不开道的。我们修道者也应该这样,在做某个事情,说某句话,看对自己的修行没有意义。违背道德事情,就不要去做,不要去说,也要慈心守己,学会勇于拒绝。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借自己的身体来修真的啊,我们人身很难得啊,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能有用,所以真正的勇不是世俗的匹夫之勇、血气之勇。
太上老子的这三宝,是教我们寻找自我,自然无为的爱人,虚明如镜的观照万物,柔弱不争的谦让。不是谈吐方面的礼仪表现,而是冷静分析现有自己的修行程度,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客观地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正确的位置,把握自己。时时观察、反省自己,磨掉冲动和,磨出聪明和睿智。这才是我们修行者立身行道之根本,才能认清我们真正应该走的道途,才能提升自己的智慧、锤炼自己的德能、增长自己的道行。有如此之心,恒久修持,才能真正的去弘扬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