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神清宫
神清宫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西郑村。始建于宋朝,明清几代几经重修扩建,名曰“神清万寿宫”。全宫东西长90米、南北宽90米,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1991年取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并对外开放。2007年11月24日举行开光。
神清宫北依青牛山,南傍白马河。四面古柏苍松,堪称“深山藏清宫、翠岫出祥云”。清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十五日修《沂水县神清万寿宫》碑载:“神清宫者,沂水之仙区宅,元、明圣地也。宫在鲁山之阳,沂城西北百四十里。山叠水曲、人宗罕至。殿宅巍峨。”嘉庆十二年(1807)为二次重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扩建;二十八年(1902)为最后一次整修。建有正门、双屏风、七楼八阁十三碹、三十六院、七十二门。其中有龙宫殿、钟、鼓二楼,玉皇阁、老君阁、天师阁以及文昌、真武、百子、七圣、奶奶、观音、眼光、雷神、闪电、关帝、药王等庙堂。另有道人的墓室、楼、台、亭、阁、穿廊、甬道、粉墙、月门、花坛、水池、石桥和供生活之用的香积厨、静室等。所有建筑皆为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布局高低错落,颇为考究,为明、清风格的建筑群。
神清宫是沂源境内最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整个建筑高低错落,风格独特,布局严谨,构思精巧,倚山临水,曲折迷离,独居匠心,多阁组合、彼此连通的建筑风格,是山东少见的古建筑组合群体。从外观看,红墙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凝重,肃穆壮观。院内碑碣林立,更显清古幽雅,古为著名的“沂阳八景”之一。神清宫殿门有许多哲理深刻的楹联,如老君阁门两侧对联云:“道贯一壸(Kun)天地髓,精通万代圣贤心”,门楣“玄之又玄”;老君阁上对联云:“一峰云峙为屏嶂,万马天来作迎送”,门楣“万山同归”。道人王阳明墓云:“迹遁庐山充豹隐,身归清壁卜牛眠”,横批:“典崖玉宝”。神清宫几经沧桑,风雨剥蚀。解放战争时期,因神清宫地理位置奇佳、群众基础良好,成为八路军的兵工厂,配合抗日战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正因为神清宫为抗日战争作出的极大贡献,被日军怀恨在心,因叛徒出卖,遭到日本侵略者的大肆损坏。建国后,神清宫为织女洞林场办公地。之后又经历1966-1976年间十年,神清万寿宫已倾圮,存有依稀可辨的建筑物。院内现存千年赤松一株,干高约20米。胸围3.2米,覆盖面积314平方米。在古松下北侧有一座直径六米的鱼池,其正中有石板桥,两侧显示出两个半月形的池面,故名曰“半月池”。目前神清宫已被收录为历史优秀建筑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教育基地,也是县文化重点保护单位。
距今一千二百五十年,相传鬼谷子唐代王道一、王道清从长白山白云洞来此建宫,并亲手栽下此树。时越千载、历尽沧桑、几经浩劫、幸免罹难,而今巍峨依然,远观酷似龙头,傲岸参天。2008年被列为国家古树名木,遂名声大振、灵气倍增,实为镇宫之宝。
古松下北侧有一座直径六米的鱼池,其正中有石板桥,两侧显示出两个半月形的池面,故名曰“半月池”。半月池内有一龙头滴水景观,旱天不减,四季水滴不止。
另有一神泉偏于一角,井口四尺见方、深不及尺,泉水清澈透明、四季不断,饮之甘洌爽口、润泽经脉,回味悠长,蕴藏着大自然的灵气。泉水自山间潺潺流淌而出,常年不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附近居民的用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地村民也自发爱泉、护泉,形与大自然亲密和谐、天人合一之景象。
道观修复时挖掘出三块石刻,其中两块石碑刻有文字“众善奉行”四字,是利用阳刻中有阴刻的双钩综合利用的方法刻成,书法刚劲有力,手法独特。下方利用浮雕刻画的一对瑞兽麒麟,神形兼备、呼之欲出,为全县境内首次发现,省内也不多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石刻艺术欣赏价值,作为神清宫的镇宫之宝当之无愧。
该石碑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至今保存完整,碑面刻画的石纹印记清晰、栩栩如生,阴阳刻刀法洗练明快,气质纯朴浑厚。为神清宫注入更加厚重的内涵和底蕴,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此碑首与石刻同时出土,同样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碑首正反两面刻有“积善之图”、“神清宫记”字样,所刻盘龙纹刚劲矫健、气宇轩昂,龙身呈盘踞飞跃之势,龙爪各显其态,技艺精湛。该盘龙纹碑首为皇家御赐,也从侧面体现了神清宫在历朝历代的宗教地位非同一般。
神清宫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观,更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欢迎各位走进神清宫,赏八面之景,观四时之变,感受与众不同的宁静与庄严。一起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道教文化,体会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底蕴,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