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天工开物卷2乃服诗解6治丝调丝纬络经具

【天工开物】卷2乃服诗解6治丝调丝纬络经具 题文诗: 凡治丝先,制丝车其,尺寸器具,开载后图. 缫丝时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 穷日之力,一人日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 则只能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凡绫罗丝, 需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 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见. 手提绪引,入竹针眼,绕星丁头,然后由送, 丝竿勾挂,登大关车.断绝之时,寻绪丢上, 不必绕接.其丝排匀,不堆积者,全在送丝, 竿与磨木.川蜀丝车,制稍异其.架横锅上, 引四五绪,上两人对,寻锅中绪,然终不若, 湖制尽善.凡供治丝,薪取极燥,无烟湿者, 宝色不损.丝美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干, 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二出水干,治丝登车, 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关,五寸许运, 转如风转,时转转火,意照干是,日出水干. 丝议织时,最先用调.透光檐端,宇下以木, 架铺地上.植竹四根,名曰络笃.丝匡竹上, 其傍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 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籰,旋缠以俟, 牵经织纬,之用小竹,一头坠石,以为活头, 接断之时,扳之即下.丝既籰后,以就经纬. 经质用少,纬质用多.每丝十两,经四纬六, 此大略也.供纬籰以,水沃湿丝,摇车转铤, 纺竹管上.丝既籰后,牵经就织.以直竹竿, 穿眼三十,透过篾圈,名曰溜眼.竿横架柱, 上丝从圈,透过掌扇,然后缠绕,经耙之上. 度数既足,印架捆卷.既捆中以,交竹二度, 一上一下,间丝然后,极于筘内.极筘之后, 然的杠与,印架相望,登五七丈.或过糊者, 就此过糊;或不过糊,卷于的杠,穿综就织.
治丝【原文】凡治丝先制丝车①,其尺寸、器具开载后图。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穷日之力一人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②,则只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凡绫罗丝③,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见。提绪入手,引入竹针眼,先绕星丁头④(以竹棍做成,如香筒样),然后由送丝竿勾挂,以登大关车。断绝之时,寻绪丢上,不必绕接。其丝排匀不堆积者,全在送丝竿与磨木之上。川蜀丝车制稍异,其法架横锅上,引四五绪而上,两人对寻锅中绪,然终不若湖制之尽善也。凡供治丝薪,取极燥无烟湿者,则宝色不损。丝美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关五寸许,运转如风转时,转转火意照干,是日出水干也(若晴光又风色,则不用火)。
【注释】
①丝车:即缫车。
②包头丝:古人以丝巾包头发,其中即称包头,用以织包头之丝即称『包头丝』。
③绫罗丝:用以织绫罗衣料的丝。较包头丝为粗。
④星丁头:与下文送丝竹、磨木等皆缫车部件,详见图。 【译文】 对于缫丝,第一步就是要制作缫车。缫车的尺寸、部件及其组合构造都列在后面的附图上。缫丝时首先要将锅内的水烧得滚开,把蚕茧放进锅中,生丝的粗细取决于投入锅中的蚕茧的多少。一个人劳累一整天,只能得到三十两丝。如果是织造头巾等用的包头丝,就只能得到二十两,这是因为那种丝缕比较细。织绫罗用的丝,一次要投进去二十个蚕茧;织造头巾等用的包头丝,只需投进去十几个蚕茧。当煮蚕茧的水滚沸的时候,用竹签拨动水面,丝头自然就会出现。将丝头提在手中,穿过竹针眼,先绕过星丁头(用竹棍做成,如香筒的形状),然后挂在送丝竿上,再连接到大关车上。遇到断丝的时候,只要找到丝绪头搭上去,不必绕结原来的丝。如果想要丝在大关车上排列均匀而不会堆积在一起,关键要靠送丝竿和脚踏摇柄相互配合好。四川生产的缫车结构稍有不同,缫丝的方法,是把支架横架在锅上,两人面对面站在锅旁寻找丝绪头,一次牵引上四五缕丝上车,但这种方法终究不如湖州制作的缫车完善。
供缫丝用的柴火,要选择非常干燥且无烟的,这样的话丝的色泽就不会损坏。使丝质量美好的办法有六字口诀:一叫『出口干』,即蚕结茧时用炭火烘干;一叫『出水干』,就是把丝绕上大关车时,用盆盛装四五两炭生火,放在离大关车五寸左右的地方。当大关车飞快旋转时,丝一边转一边被火烘干,这就是所说的『出水干』(如果是晴天又有风,就不用火烘烤了)。

调丝【原文】凡丝议织时,最先用调①。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植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丝匡竹上,其傍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籰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小竹坠石为活头②,接断之时,扳之即下。
【注释】
①调:即绕丝。
②活头:即图中『活套』。

【译文】
准备织丝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调丝。调丝要在屋檐下光线明亮的室内进行。将木架平放在地上,木架上竖立起四根竹竿,这就叫做『络笃』。丝套在四根竹上,在络笃旁边的靠近立柱上八尺高的地方,用铁钉固定一根斜向的小竹竿,上面装一个半月形的挂钩,将丝悬挂在钩子上,手里拿着大关车旋转绕丝,以备牵经和卷纬时用。小竹竿的一头垂下一个小石块为活头。当连接断丝时,一拉小绳,小钩就落下来了。

纬络【原文】凡丝既籰①之后,以就经纬。经质用少而纬质用多。每丝十两,经四纬六,此大略也。凡供纬籰,以水沃湿丝,摇车转铤②而纺于竹管之上(竹用小箭竹)。
【注释】
①既籰(yuè):用绕丝棒绕完丝。
②铤:丝锭。

【译文】
丝绕在大关车上以后,就可以做经线和纬线了。经线用的丝少,纬线用的丝多。每十两丝,大约要用经线四两、纬线六两。绕到大关车上的丝,先用水淋湿浸透以后,才摇动大关车转锭将丝缠绕于竹管之上(竹管是用小箭竹做的)。 经具【原文】凡丝既籰之后,牵经就织。以直竹竿穿眼三十余,透过篾圈,名曰溜眼。竿横架柱上,丝从圈透过掌扇,然后缠绕经耙之上。度数既足,将印架捆卷①。既捆,中以交竹二度,一上一下间丝,然后极于筘内(此筘非织筘②)。极筘之后,然的杠③与印架相望,登开五七丈。或过糊者,就此过糊。或不过糊,就此卷于的杠,穿综④就织。
【注释】
①度数既足,将印架捆卷:所缠绕的丝适合于所用的时候,就用印架把这些丝捆卷起来。
②筘(kòu):织筘为织机之部件,呈梳状,将经线穿入梳齿,使其按一定宽度排列,以控制织品的宽度,故又称定幅筘。
③的杠:织机上卷绕经线的经轴。
④综: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部件。

【译文】
丝绕在大关车上以后,便可以牵拉经线准备织造了。在一根直竹竿上钻出三十多个孔,穿上一个名叫『溜眼』的篾圈。把这条竹竿横架在柱子上,丝通过篾圈再穿过『掌扇』,然后缠绕在经耙上。当达到足够的长度时,就用印架卷好、系好。卷好以后,中间用交棒两根把丝分隔成一上一下两层,然后再穿入梳筘里面(这个梳筘不是织机上的织筘)。穿过梳筘之后,把经轴与印架相对拉开五丈到七丈远。如果需要浆丝,就在这个时候进行;如果不需要浆丝,就直接卷在经轴上,这样就可以穿综筘而投梭织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