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道德经2我们以什么心态读这本书

 

读一本书,首先我们思考是以什么角度去读它,这关系着我们要在书中获得怎样的知识和体验。比如,我们读《孙子兵法》这本书,有些人想从中学习谋略用于商道,有些人想学习一点谋略用于人际关系,还有些人想了解古代军事家的军事思想。

 

 

每个人在读一本书时,都会有意无意设定目标性,我们读武侠小说,可能想了解不一样的武侠江湖;我们读爱情小说,可能想了解别人不一样的爱情经历,那么,当我们拿起《道德经》这本书时,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阅读呢?

 

 

《道德经》这本书博大精深,内容玄之又玄,正因为如此,众人在阅读时,才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便会有不同的收获。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读过《道德经》,并对这本书做过阅读评价。

 

 

 

 

比如,宋太祖赵光义说: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他在读《道德经》时,收获了修身治国的经验;北宋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他认为《道德经》内容虽然虚无玄奥,却有着极致的治人之术可学。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他在里面看到了克敌制胜的兵法谋略。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前提是会读书,假如只是拿着书漫无目的的看,每天都在看各种书,这样只能养成看的习惯,却不一定有多大的进益。

 

 

《道德经》跟一般意义的书不同,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读一遍基本了解故事,读两遍会有不同的收获,读三遍已经熟悉后面的内容。《道德经》这本书读一遍,我们可能是一头雾水,连里面到底要讲什么都弄不清楚,读二遍勉勉强强了解一点,读第三遍我们以为已经了解的内容,经过深入思考,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所以,越深入了解,越会发现自己知之甚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非常适用于《道德经》这本书的学习,可能有人认为是不是夸张了点?一本书读上百遍还有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道德经》这本书,每一章节,每一句话,甚至其中一个字都包含着很多含义,所以,理解字面的含义不难,理解字面含义和老子所讲的“道”有怎样的关系不容易。

 

 

比如,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老子讲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思想理解,天地应该是仁爱的,应该爱万物;圣人应该是道德高尚的,应该对百姓施以仁爱,为什么老子却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呢?

 

 

天地若有了“仁爱”,就会有偏私,偏爱。东边地区某些树木需要淋雨,多下雨才能茁壮成长,某些树木又怕淋雨,多淋雨就会腐烂;西边某些花草需要风,有风才能传播种子,某些花草又怕风,风会让它们折断,天地该满足谁,又该不满足谁呢?

 

 

圣人若有了“仁爱”,同样会有偏私,偏爱。有些百姓赞同自己,有些百姓非议自己,自己对这个地区的人施以仁爱,那个地区的人不满意;自己对那个地区的人施以仁爱,这个地区的人同样不满足。对所有人都施以仁爱,还是会有人认为自己得到的少,别人得到的多,同样心存不满。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仁就是大公无私,不偏爱万物,不偏私某一个人。天地滋养万物,承载万物,依据着自然之道;圣人治理百姓,效仿天地自然之道,同样不偏私,不偏爱某一个人。

 

 

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老子借用天地和圣人表达了自然之道的不偏私,但这又跟老子讲的“道”有什么关系呢?跟道的修行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所以,读《道德经》是一层一层进行理解的,每进益一层,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了解越深入,越能体会“道”的妙处。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八章中讲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学习“道”与世俗其他学问不同,学习其他学问需要我们日益精进,越学习经验越丰富,越学习越聪明,这是从少向多的积累。如果我们用世俗学问的学习方式对待“道”,就会走入歧途,越学越困惑。

 

 

学习“道”在于一个损字,损之又损,以至于没有什么可以损的程度,就接近了“道”。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认为我们学习不就是为了得到更多吗?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吗?

 

 

这就是学习《道德经》的障碍,“损”是放下聪明机巧,放下以往的知识经验,重新回归到无知无识的婴儿状态,精力旺盛,不被外物迷惑,不为世欲消耗。读到这里可能有些人更加无法理解,难道学习“道”,最后不是变得越来越聪明,反而变得愚笨,变成一个幼稚的婴儿状态吗?既然这样,学习“道”还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姑且将“道”理解为“心”字,为什么人会感到越活越累呢?仅仅是因为要面对的问题和责任多了吗?其实不完全是,应该是心里储存的东西越来越多,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如同负重登山,总是不舍得放下,什么都想抓在手里,放在心里,岂有不累之理?

 

 

《心经》讲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恐怖”是相同的道理,孩童时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是或非,得或失,虽然在经历,却能心无挂碍,所以不累。长大后心里挂碍的东西太多,好的东西挂碍,不好的东西也挂碍,得到了挂碍,失去了同样挂碍,内心被裹上一层层厚重的伪装,渐渐迷失本性,岂有不累之理?

 

 

“损”不是失去,而是放下,比如,我们知识渊博,读过很多书,我们需要每天把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在心里重复过一遍吗?如果是这样,书和知识就变成了累赘;我们具有很多技能,我们需要每天都把各种技能在心里过一遍吗?如果是这样,技能就变成了累赘。

 

 

如人乘舟过河,已经登岸,我们需要还惦记着船吗?如果我们一直惦记着船,船就装进了心里,心该有多累呢?

 

 

《道德经》是以“道”为主体的,所以,在学习《道德经》时,我们也应该从了解“道”为何物着手,了解“道”的规律,“道”与万物和我们自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