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令】道家美育思想考证
虽然“美育”一词20世纪才传入我国,但美育理论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存在,并在中国美育史上形成了两大美育流派。 一种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一种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以“仁”为核心,以“乐”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 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内省内省”的美育思想体系,是以滋养生命为手段的美育思想体系。 儒家美育思想历来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并成为现代美育思想的有力事实论据。 然而,道家美育思想一直作为暗流存在,学术界对其关注甚少。 这是中国美育研究的一个短板。 道家思想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美育,但它却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本文主要以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为依据,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探讨道家美育思想,并给出理性的评价。
1、完美、善良、美丽、幸福的理想人格美的衡量标准。
道家美育内容丰富而独特。 它肯定个体自由的价值,将自由推向无限,追求万物我一的境界,比其他流派更注重个人身份。 因此,其美育就是生命的美育。 在道家美育思想中,首先提到了人格塑造问题。 道家认为,健康、纯洁、超然、无忧无虑、有灵性的人格是理想的人格,体现了终极的真、善、美、乐。 最真诚,心情自然、纯粹、恒久; 至善,仪表庄重,言行自由; 最美的,是表情平静,神往外动; 最幸福的,心态是自适应的,心灵是自由的。 最高真、最高善、最高美、最高幸福,成为道家评判理想人格的标准。 这种尺度的形成是由其内在的美感决定的。
道教的理想人格首先具有神性。 “神”是道家美学的一个范畴,是美的最高境界。 体现在人身上,则是圆满、圆满、身心和谐,具有神圣之美的光辉。 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1](P14)他笔下的神人“皮肤如冰雪,雍容如处女,不食五谷,呼吸风饮露,乘云骑飞龙,并游过四海”[1](P21); 真人“睡无梦,睡无忧”[1](P169)。 虽然有夸张之处,但总体传达的信息是:真实纯洁、身心健康、气度宽宏、气度磅礴、心胸开阔、安逸自在、德行宽厚、精神深远、崇高超然。 ,达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 庄子为世人树立了完美男人的标准,这与儒家充满礼仁的人格完全不同。 它符合人性,具有审美价值。
道家理想人格是自由发展的,体现了人的生命质量。 与儒家、法家、墨家不同,道家尤其注重生命及其自身的自由发展,甚至将其视为高于一切的生命目的和归宿。 他反对人为的政治苦难、利益和物质奴役,甚至拒绝为实现人类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手段,主张“以情达人,以成命运”。 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雄伟、博大、崇高、超然。 非正式。 这与儒家所推崇的人格不同。 历史上,饿死首阳山而没有吃周粟的伯益、叔齐,历来被儒家称赞为正直有德。 然而,在道家看来,这样的性格是偏执的。 和缺点。 在道教中,个体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体现了道教对生命质量的审美追求。
道家的理想人格也充满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道家美育体现的是灵性。 它根据内在精神的丰富性来衡量人类的完美程度。 在道家看来,一个人内在精神的丰富,可以压倒外在身体的丑陋,可以放射出无限的光芒,感化万物。 因此,道教除了像古射山那样歌颂身体纯洁的神和心灵纯洁的真人之外,也把丑陋、扭曲、甚至残害的人作为道教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例如,庄子的《德崇赋》塑造了六位最丑陋的人的形象,但却充满了精神才德。 他们有“善德忘形”[1](P162),心性圆满,心胸宽广。 他们的灵魂能够与外界产生和谐的反应。 不论生、死、得、失、名誉、饥渴,都能干扰其知足。 感觉。 庄子称之为“才成而德无形”。 他们是最美丽、最优秀、德才兼备、头脑清醒的人。 这就是完美的人。 这就是道家对人格的理想追求,比现实中的人和神更接近我们今天的理想人格。 这样的人,能应对一切变故,“潜行不被窒息,行行不被火窒息”。 [1](P467)这体现了道家对人格高尚之美的追求。
道家对人格美的追求,总体体现了道家追求“真朴”的审美价值取向。 稍有不同的是,在求真朴素的取向上,老子更注重求真朴素,而庄子则更注重朴素,但都追求回归朴素。 老子主张“见朴素、拥抱朴素、少自私寡言”。 他理想人格的外表和神态是深沉、神秘、超凡脱俗的。 他们并不像世俗人那样肤浅,而是朴实、稳重、空灵、温柔、单纯、豁达。 庄子的真强调超越,但与老子描述的道人并不完全相同。 庄子笔下的“真人”“独与天地相通”,是独一无二的。 与老子心目中的道人相比,一是谨慎,一是奔放; 一是谨慎,一是放松; 一个是纯洁大方,一个是雄伟壮丽; 一处宽敞,一处深远。 庄子笔下的真实人物,性格轻松,心灵和谐; 他们不受一切干扰,超越生死; 迎物送物自然,大度大方; 他们比老子笔下的觉者更加超凡脱俗、更加浪漫。 “真”体现在真情、真意、真行,具有神圣之美。 “内在真实的东西,上帝在外在移动。” 产生无限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悲伤是沉默而悲伤,真正的愤怒是强大而不是表达,真正的亲人和睦而不是笑。” 因此,庄子极力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俗俗”。 [1](P823)关于“真朴”,老子和庄子虽然有差异,但在人回归自然、归于自然、表现个性、修养本性方面是一致的。
2、无声教育、无声教育的美育措施
在美育措施上,道教主张无言教、自学。 道教以“道法自然”为出发点,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不受干扰。 道士为何不言而教? 原因有三:第一,语言是一种干扰,不利于人们的美化,常常给审美带来干扰。 其次,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创造的,不需要外力。 三是言语不能完全表达意思。 言语只能理解人们所知道的世界,而无法理解的言语则无法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所以,“欲言自然”,顺应自然,自然而然,才是最好的育人之道。 老子说:“知者不言”。 [2](P277)靠别人的言语去教,是“道之花”,对人是有害的。 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惠子学派,争论不休,互相批评。 道家把寂静的教义比作无形的风、飞舞飘落的羽毛、磨石的回声。 虽然无声无息,但其所产生的力量却无法用很多言语来表达。 这一点揭示了道家“无声教”的美育思想,这是一种比较早期的美育方法思想。
在美育的实施方法上,道家主张自我“知性”教育。 这是道家“道法自然”理念在美育中的体现。 道家认为“道常无为,万物有为”[2](P212)。 天地的创造奇迹,就是万物在“道”的轨道上的自我转化。 没有聪明智慧,“天地和而甘露,民不按序而平衡”。 [2](P198)只有远离人造物,万物才能充满生机。 对于人类的美化来说也是如此。 过多的说教,会使人心不平衡。 因此,老子主张“弃圣弃智”、“去技弃利”[2](P147)。 庄子从人生的角度批判了当时社会造成的人性异化:“天下仁人,忧天下之忧”,导致“自三代以下,人人皆有”。世界以物换其性。” [1](P239)人类生来就具有一种不需要矫正、不需要干涉、不需要约束的简单本性,这是人们能够幸福、自由地生活的前提。 因此,庄子提出了“无以告人心”的思想。 因此,道家提出了塑造美丽心灵的方法:顺其自然、无为而行,让人改造自己。 “化”字在道家老庄和《淮南子》书籍中多处出现:“万物无为而化”、“有事何无事,夫自化” “化”是天地宇宙万物自生、自生、自行、自由的巧妙运行形式。 因此,美丽的事物无法被解释清楚,也无法被强化或教育,使人变得完美。 他们必须依靠自我“转化”,即“端正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然后用自己的修养去影响别人,使别人做到最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这是庄子讲明朝通过老子治天下的方法。 其初衷虽不是讨论美育,但却蕴含着独特的美育思想。
文化教育的手段主要依靠内省、反省,使人们在审美的心态下达到美育的目的。
一是通过加强心灵修养来美化自己的人格。 道家认为,治身的目标是达到无贪、无不适、保持平常心。 治病的方法之一就是修身养性,修身靠的是内省。 老子说:“至虚至极,清静至诚”,“见朴而怀朴,少私寡欲”,“涤清玄妙”,“弘道之精神”。营“抱逸”、“专气则柔”[2](P108)。列子的《归虚》受到道家观音“归清”思想的影响,强调心灵的调节,后来又影响了庄子。曰:“心疏,神沐浴雪。”[1](P569)“善行无现名,无恶无现罚,有缘督者以为经”[1] ](P94),意思是“失去我”,不需要外在的教导和激活,人们就能自然地理解和提高,这说明了审美修养的自我转化。
二是在欣赏美的状态下提升自己的气质。 这主要是指欣赏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 从道家的角度来看,自然山水、山水树木,趣味无穷,蕴藏着生命与自由之美,滋养气质,触动心灵。 这是道家自然美在美育中的体现。 艺术美也是道家重视的美育的重要手段。 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它可以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挣脱物欲的绳索,冲破欲望的束缚,回归人类生态,实现身心的全面解放。 例如,黄帝的《咸池》音乐可以使人陶醉、超凡脱俗; 丁厨在卸牛的乐舞动作中充满了雄心。 老子虽然说:“五声震耳欲聋”,但庄子却想“兴六律之乱,以钹、箜篌、箜篌堵师耳”[1](P259)。 这主要针对那些只贪图享乐而不思世俗之人。 在人和行为方面,实际上强调了艺术的情感作用:“古人得道者寿命较长,享受声、色、味之久”。 [3](P10)这是道家从批判墨家节俭的学术角度阐述的艺术。 适应性、节制和情感的观点。 《吕氏春秋》中的音乐教育美育思想主要发展了道家尊重自然生命的美育思想。 它主要把修心的手段放在艺术和审美养生上。 从纯粹艺术的角度出发,提出统治者制定音乐应以“和”、“适度”为原则,主要强调音乐的审美功能。 这是道家音乐教育和美育思想的延伸。 因此,在道家看来,美可以悦人,音乐可以感动人,美可以塑造人。 艺术美是人性全面丰富发展、精神顺利发展的途径。
在美育措施上,道教主张自我阐释,主要是人的审美化。 “华”已初步进入审美轨道。 它不仅能增强人的灵性,净化人的情感,还能美化人的本性。 “无言之教”、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身心,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回归人的本性,健康、自然、自由地成长和发展。 这已经涉及到美育的本质和功能了。
三、全方位、立体化的美育
道家认为,人类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宁和谐,需要一个宽松的空间、一个审美的场域、一个充满感性的土壤。 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人类各方面的实践活动。 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要带头、以身作则,肩负起这一责任。 这就是道家实施美育的思想。 这是一种“大美育”思想。
首先,道家主张创造和谐空间。 道家反对政治上的“有为”,主张“无为”。 道教也非常重视社会政治力量对人们精神解放的重要性。 关键是怎么做。 方法就是“无为”。 “无为”为人创造和谐空间,让人自我发展,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我无为,民成己;我喜静,民正气;我无为,则民正”。去做,人们就会成为他们自己。” 财富; 我无欲,而民淳朴。”[2](P280) 作为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无为”[2](P298),“圣人无为而无为。 [2](P80)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美育方法,它的作用是持久的、长久的、深远的:“世间最柔者,是世间最坚强的人”。世界。 它从无为而生,进入无穷。 我因此知道什么都不做的好处。 不教,无为之利,天下共享。”[2](P239)这是道家的政治美育观,是道家美学中“无为无为”的思想。把这种美育理念落实到政治活动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淮南子》创造性地继承了道家“无为”的思想,阐述了政治美育思想:“为人之术,在于做人”。物无为,教无为。”[4](P448)首先要求君主本人必须端正,其次要深入百姓,了解、了解、体验百姓的心情,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育,营造和谐环境。
道教还主张依靠国家或团体的精神和仁义的魅力来赢得胜利,从而不使用假武器,不战而胜。 这是一种军事化的美育方法。 《庄子》《说剑》以剑为喻,充分描述了道家的战争观。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努力奋斗,而是靠各方面的自我教育:能人教育好自己,人民修身养性,让邻居觉得可以为我所用,有能力的人自然会派到我这里来。 人们保持自己的道德。 这样,就不用一兵一卒,一物浪费,整个国家就安定和谐了。 这种以“教育”为核心的美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难能可贵的是,道家主张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审美创造来提高审美主体。 道家认为,一个人自我的和谐发展不仅是通过主体的内省,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审美创造实践。 只有投入到创造中,人的综合本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才能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和结果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例如,厨师可以操纵牛,人可以操纵船。 这是人的精神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 这是道家美育最可贵的地方。 这种做法可以改变美育从被动到主动、从浅到深、从自觉到自由,实现质的飞跃,这是现实的。
道家也把自然视为陶冶情操、陶冶灵魂不可缺少的维度。 道教崇尚自然,一切活动都以自然为出发点和归宿。 道家认为,美丽的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 它还可以陶冶人的气质,使人思考人生。 道教的核心范畴“道”也是基于对宇宙本质的观察和认识而提出的。 庄子本人就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 他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感受自然的生命力,洞察自然的机智,在丰富的自然中培养感性的心灵。 可以说,庄子是道家美育的真正创始人。 因此,道教提倡回归自然、观察自然,绝非偶然。 人们确实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这个修身养性的宝藏。 它是一个审美场域,是人类栖息的理想场所,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 此外,在教育、科学、艺术创作等各个方面和领域,我们主张顺其自然,践行“无言之教”。 总之,美育的实施是针对全民的,不局限于某一角落,不偏向一件事,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道家思想的目的是讨论哲学和政治,但其言论中所蕴含的智慧是具有普遍性的。 道家美育思想强调人格塑造的微妙性、内在的自足性和美感,高度重视人性的美育,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修养的重要性,注重修身的过程。 ,这无疑是可取的。 道家美育更具有人性化,更符合当今美育的主题。 它对于防止人的异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对全民参与美育的重视值得借鉴。 因此,道家美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
[1]陈谷英,译注。 庄子注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陈谷英. 老子笔记及译着[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徐伟宇. 鲁春秋注·中春记卷二·欲[M]. 北京:中国书店,1985。
[4]徐匡义,译注。 淮南子全译(第二卷)[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原文发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版》(沉阳)2005年第06期。条目: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