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中国经典道德经有2000多个译本 传播了多少种道

自17世纪西方翻译进程开始以来,《道德经》已成为翻译最多的中国传统经典,在英语世界的发行量和频率仅次于《圣经》。 据美国汉学家泰米夏统计,截至2022年7月,《道德经》已被翻译成97种语言,译文2051个。 迈克尔·拉法格在他的《道德经》(1992)一书中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道德经》,就有多少“道”。 “道”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所留下的解释空间,在英语世界塑造了复杂多样的道家哲学形象。

为了准确讲述老子和道家的故事,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理解老子和道家宇宙论核心术语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接受情况,识别老子和道家思想在英语世界的第二次重建。 价值,为我们构建包括道教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海外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张元教授经过十年的努力,梳理海量文献,为学术界推出了一部深入挖掘思想史的综合著作《道德经西传变迁》,系统分析《道德经》思想文本西方翻译和传播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向世界阐释重译《道德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德经”。

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接受、转移和扩散来讨论影响和形成概念的要素、概念的意义及其意义的变化。 《道德经西译》一书从老子的“道”、“德”、“无为”、“性”等核心理念出发,对数百种译本中的译选进行了分类和论述。 《道德经》的研究和研究发现,一方面,译者的选词、造句深受译者自身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历史环境和政治背景的限制和影响; 另一方面,西方译者对“道”、“德”、“无为”有着浓厚的理解。 ”和“自然”等老子的核心概念,缺乏共同的文化基础,对历史环境的认识、辩证的哲学思考、对“东方精神”的体验也是产生差异和误解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刻地认识到“东方精神”的重要性。分析东西方历史文化根源不同所造成的概念术语二次建构的得失,并进一步探究其症结所在,从而触及普遍性问题的根源——话语权。属于。

张元著作的研究亮点之一是关注老子“实则矛盾”的说话方式,关注老子“无”的跨语言误读与建构。 《道德经》5722字中,“无”字出现了98次。 与“无”表达相同或相似否定概念的“不”字出现了235次,“末”字出现了20次,“符”字出现了4次。 。 毫无疑问,“无”是老子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 对于老子来说,“无”本身就是一种作用、一种力量,发挥着“有”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作用。 力量。 《道德经》开篇就有明确的意义:“道可以是道,但又不是道。名可以有名,但无名。天地无名之始;万物有名之母。” ”。 正是这种“无名”(无名/无名)“道”,激发了老子热衷于探索“无为”、“无欲”、“无明”、“无为”等各种无为(做、有为)。什么都没有”和“没有斗争”。 张元在对道家“无”、“无为”的深刻剖析和对《道德经》百余种英译本的分析基础上,明确指出《道德经》中出现13次的“无为”并不意味着“无为”。 “不做,不做”。 英语世界中那些将“无为”翻译为“without do”、“doing Nothing”等做法,显然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

《道德经》中,“道”字出现了74次(因版本不同,有说73次),“德”字出现了43次。 目前,对于“道”的翻译和传播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对于“德”字的海外话语体系构建的研究相对较少。 张元系统地考察了代表性译本中对“德”字的译释以及选词、句句的意图,进而探讨了“德”的翻译与老子的“德”的差异及原因。 与“道”字英译的逐渐统一和规范相比,译者们选择使用多种英文术语来翻译“德”字的概念,如:功效(efficacy)、力量(power)等。权力或影响力的某一方面)、能量(能量)、智力、外流运作、正直、生命、品格、人性、自我、美德、魅力赋予的能力)、内在潜能(内在力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张元指出,“道德”一词之所以出现如此复杂的跨语言建构,主要是因为译者没有从深刻的文化内涵或哲学范畴来理解它。 相反,他们表面上把“道德”解读为以《道德经》为镜子,他们的翻译过程实际上变成了镜子折射的过程。 字里行间流露的只是译者自己的、个性化的《道德经》,而不是老子的《道德经》。 张元呼吁《道德经》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不要误译、误传,防止异化异化,传承老子思想精髓。 这是翻译者永恒的梦想,也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研究外语的学者,张元敏锐地意识到,在老子哲学中,“性”的概念仅次于“道”、“德”、“无为”。 这个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有很大关系。 对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陈谷英表示,《道德经》中所有的“自然”一词,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而是指一种不带有任何强制力的顺其自然的状态。 在书中,张元创造性地突破了学界对《道德经》英译纵向历史分期的普遍做法。 而是将《道德经》的译本分为宗教类、哲学类、汉语和言情四大类文本,对“自然”等不同术语的构造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和“道法自然”,为学术翻译界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

正如学者韩震教授所说,中国思想文化术语是构成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本表达方式或具体符号。 它们是中国话语体系中思想观念的联结点。 许多思想文化学术理论或学说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 安乐哲教授一生致力于向西方讲述中国哲学的故事,为中国哲学在世界上的合法性而奋斗,他认为,有意无意地将思想和术语文本从自身历史文化的土壤移植到西方哲学的世界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哲学领域是对文本的严重冒犯,对其生命之根造成严重损害。 他呼吁中国哲学和文化通过自己的“文化语义环境”、用中国自己的观念来叙述,“让中国文化自己说话”。

《道德经西传的变迁》运用传播学、翻译学、历史学等方法,对《道德经》的翻译传播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比较和梳理。 “在西方世界。 全书文献丰富,文笔优美。 讨论气氛。 张元指出,西方人对《道德经》和道教思想的接受和传播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解”,并呼吁学术界从中国文化的起源和话语权出发,“打磨”关键术语,以恢复语境化、本义化,在《道德经》核心概念的翻译中采用无限接近原则,提高《道德经》西译的准确性,真正构建起海外翻译传播的桥梁。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道德经》话语体系。 (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