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老子搞事情好的事竟然是坏的 (道家故事)

我读到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提出的悖论,感觉有些意外。他说,如果所有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那么这件事物就不会那么美好了;如果所有人都知道好事是好的,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不好的。这个悖论挑战了我之前的认知,因为我们通常被告知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作为一个善良的人应该做好事,但老子却认为这些都是人们的有为之举。相反,他主张道的无为状态。他的思想让我重新思考了人与道的关系。在追求美好与做好事的时候,是否还有一条更高的境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我认为老子提出的“无为”概念非常有启示意义。他认为,无为并非没有行动,而是指不受意识的驱使,追逐某些被视为善良或美好的事物。当所有人都知道追求某事是被提倡的时候,就会有无数人去追逐它,最终导致不好的结果。我想这与人性的弱点有关。很多人在面临巨大的诱惑时,会为了获得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本性,这是非常危险的。老子是一名史官,他经过了大量书籍和亲自的观察,深入了解了人性的本质,所以他提出了“无为”。很多时候,所谓“被提倡”其实就是某种权力的体现,各种团体想方设法去争取更多的追随者,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本性获得一些名分或利益,这也常常会导致不利的结果。最终,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何真正做到“无为”,而不是盲目地追随权力。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代价是众多人的失败,背后隐藏着许多牺牲和痛苦。我们不能被那些“有”的表象所蒙蔽,而应该更加关注那些“无”的背后,这才是真正的道。我认为道教的有无哲学非常有意思。有的存在往往建立在无的基础之上,而对于美好和善良的追求,背后所带来的往往是恶与不善,导致部分的消亡与毁灭。我们需要明白,道的本性是生化万物,而不是让万物以不自然的方式毁灭。毁灭是违背道的,而毁灭的前提往往是因为对美好和善良的提倡。对于任何事物的提倡都是一种有为的行为,而有为的行为往往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是不合道的。而老子在下文中提到的“无为”,恰恰是为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道的本性。老子说,有与无相生,同出异名,本质上都是探寻道的奥秘和规律的方法,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为和无为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人心的为,另一个是无人心的为。很显然,老子叙述的是后者,即无为的道路。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主观意识,遵循自然规律,不刻意追求权力和名利,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治,符合道的本性。我认为老子通过哲学上的有无相生来说明美善与恶不善是相互伴随而生的。这种相互伴随存在的危害以及达到的境界都非常关键。老子在举例时用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种相互伴随的关系。他说,有和无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是在相互比较时才会产生我们所认知的结果。比较是由人为地进行的,因此结果取决于人们对于有和无的评价。长和短、高和下、单音调和节奏音、先后顺序等差异,当人们加以比较时,就会产生一个“被提倡”的结果,而另一个则成为被人所厌弃的。实际上,这种人为比较带来了不善和恶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美好和善良,而要看到其背后所隐藏的恶与不善。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符合道的境界,不被追逐名利的虚妄所迷惑,不受个人主观评价的影响,真正做到合乎自然规律,进而才能达到一种“无”的境界。我认为比较之心的产生和有意识、有欲念的为的出现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我们总是试图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别人身上,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大众应该遵循的标准。但是,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人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那么,有为能够带来的结果怎么可能是长久的呢?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只有真正能够看清事物变化规律的圣人,才能以合乎道的心态来处理任何事情,不添加主观喜好,仅以自然规律为标准。他们从不进行言语上的评判,只是客观地展示自然万物自发的变化。这样,人们才能从自然中感知到道的运行方式,并明白自己也是万物之一,也在道中,并遵从自然的运化方式。(这一点,史学家也同样具备客观素养。)合道的圣人能够使万物兴盛,并不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同时,他也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放弃自己的理念。此外,我们也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美好和善良,因为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恶和不良。我们应该看到比较之心的产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秉持合乎自然规律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我认为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兴盛了万物就私自占有万物,也不会因为万物成为他的依恃而邀功。因为万物能够自我运化,这正是圣人的功德成就,但他并不会居功自傲。因为他不占据这份功德,所以万物才能一直运化下去,那么圣人的功德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然而,如果圣人居功自傲,认为自己在万物之上、万事万人之先,就会产生高下、先后的区别,引起对比心,导致知美成为恶,知善成为不善,这才是社会的真实表现。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自己与万物的关系,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功德而占据它们,而应该更加理解圣人的态度,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推动世界发展,而不是把自己看作世界运作的核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