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接触的传统经典中,比较神秘的,或者说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一个是《道德经》,一个是《易经》。
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大多源于道听途说。然而,真正完整的读过《道德经》的人凤毛麟角。正因如此,所以显得神秘。加上很多以讹传讹,还有那个神秘不知所踪的老子李耳,《道德经》的神秘感逐渐被夸大。然而《道德经》真有这么神秘吗?
其实未必,因为我们在日常工作或者生活中都时时处处得用到了道德经里的处世哲学,而我不自知罢。还有,我们平时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有很多都源自于《道德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等,然而,虽然我们能略说一二,但却往往断章取义,曲解了《道德经》。
那么,如何去揭开道德经的神秘面纱呢?当然是去读它,认识他,了解他。如何去读?虽然五千字不多,但因古文原因上手比较困难,幸好有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有很多名家解读《道德经》,结合实体书参照阅读。这样的话,有原文,有注解,有讲解,阅读领会起来,就会变得容易。
对未知的恐惧,加上《道德经》的神秘感,所以我们迟迟不敢动手,那么从你看到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就一起读起来吧。
书海浩淼,如何选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李零先生和陈鼓应的解读都算比较公认,相对权威。视频音频:叶曼先生讲和曾仕强先生的讲解大家也比较认可。当然很多其他版本,在一些软件上都可查找得到。大家各自斟酌。
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尽量避免先入为主。选择一些大家所公认的,比较经典的版本,去阅读去听,不然容易被一些曲解带入歧途,不利于形成比较普世的价值体系。
2.就是广泛阅读,比较验证,最终择其善者而从之,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不要人云亦云。
3.避免掉入咬文嚼字的怪圈。距离太过遥远,没有统一版本,就会有很多争议,不要纠结在一字一句,宏观把握主旨,是为第一要务。
4.不要急功近利,虽然五千字,因为是古文,还有可能一些释义比较晦涩,我们就需要多方印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真正认识了解《道德经》,把握老子的初衷与思想精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一起共读经典,吸收前人智慧,为己所用,指导工作和生活。
接下来会继续讨论《道德经》到底是不是让人避世的消极哲学。欢迎点击关注,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