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道德经帛书版第七章天长地久人也可以一样长久

 

 

《道德经》第七章,帛书版和传世版只是个别字有差异,表达的中心思想没什么差别。第一句“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长地久

”,我们都知道,天地是很长久的。李白有这样一句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和我们,都像流水一样逝去了,而天地仍然常在。

 

 

 

 

 

那天地为什么如此长久呢?《道德经》说,“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这里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自生者不得长生;其二,天地不自生。

 

 

 

 

 

自生,也就是“生长自己”的意思。比如我们从小到大,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这就叫“自生”。那为什么自生者不得长生呢?

 

 

 

 

在《道德经》第一章的时候我们讲过,只要是物,它就有形、有象。比如我们作画,不可能画一个没有形象的东西出来,落笔就是有形。万物也是一样的,有形才能得以成物。那作为物,能否无限制的生长呢?长到无限高,无限大?

 

 

 

 

不可能的,它必然有限,因为有限才能得以有形,有形才能得以以“有”的方式存在。至于说超脱了有形的存在,比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它们已经不再是“有”,而是入了本源的“无”的层面了。

 

 

 

 

 

 

所以《道德经》第一章让我们“有欲”以“观徼”,徼是边界的意思,观徼就是知道万物的边界,从而学会在各种界限前止步,知止才能不殆。

 

 

 

 

物既然不可能一直生长,那么如果一味“自生”的话,最终就会怎么样?“自灭”。突破了构建它自身的边界,就必然会崩溃、灭亡。

 

 

 

 

因此基于这个道理,古代的一些追求长生的人士,会提倡“不食”,也就是“辟谷”。他们认为不食才能不自生,不生长也不生毒,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能长生。

 

 

 

 

比如《淮南子》说:“

不食者不死而神。

”那不食到底能不能不死呢?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在理论层面自己去思考,不过不要轻易尝试。

 

 

 

 

 

而庄子在《大宗师》篇中是这样说的:“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杀生者,就是让生命死亡的那个东西,它是永远也不会死亡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生命一直处于被“杀”的进程中,只要是生命,出生的同时也就迈向死亡。

 

 

 

 

 

生生者不生

”,不过造就生命的这个东西,它是不会死亡的,因为它不生:既不曾出生,也不曾生长。也就是说它是另一个层面的永恒存在,并且不自生,它就是道。

 

 

 

 

 

 

 

那要如何才能修成不死呢?庄子说“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不死不生”,即上文所讲的“

杀生者与生生者

”,也就是永恒存在的道。无古今,就可以入道了,可以与道同处一个层面。

 

 

 

 

 

从字面意思理解,无古今也就是没有过去和现在的分别,也就意味着从古到今都没有变化。其实还是上面说的“不生”:既不曾出生(出生就有‘生之前’与‘生之后’之分),也不曾生长(生长必然有变化,有变化即有古今之别),而是一直“独立而不改”地存在着。

 

 

 

 

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无古今”呢?见独,“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独,首先是独立的意思。如果一个东西不能独立而存,那么也就谈不上永恒,因为它的存在是有前提的。

 

 

 

 

 

其次,是独一无二的意思。无二,即从不曾变化过;独一,即没有分别。见到了这个独立而又独一无二的东西,也就发现了天地万物没有分别的道理,进而可以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并生,这样才可以得长生。所以道家很多讲长生的经典,理论依据就在这里,《道德经》第七章。

 

 

 

 

 

 

天地不自生,这就和圣人“退其身”、“外其身”是一个道理。之前我们有说过,天地就是万物中最大的那一个,它给万物撑着顶,兜着底;最高的是天,最低的是地。那么同样,圣人也是百姓中最大的那一个,他给百姓撑着顶,兜着底;位置最高的是他,需要承担“国之垢”、“国之不祥”的也是他。

 

 

 

 

天地自生我们可能不太好理解,那就理解一下圣人自生吧!圣人,也就是百姓的领导者,国家的掌控者,他如果要生长自己的话,那百姓是不是就不好过了?有什么好东西他先用,有什么好事他先来,后宫佳丽三千,还与民争利做点垄断生意。那百姓要怎么活?所以他自身越是生长,人民就越是贫苦,而最终只能推翻他。这个时候他还想长生吗?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那要怎么做呢?《道德经》第六十六章给出了方法,“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

 

 

 

 

 

圣人,你可以处于人民之上,但必须要在言论上处下,也就是“不自矜”。《道德经》说“

自矜者不长

”,处处喜欢端个架子,表示自己与众不同,显示高人一等的地位,这样的人当不了长官。

 

 

 

 

 

 

 

你也可以处于人民之前,但必须要把自身放在人民之后。“

以百姓之心为心

”,以百姓的想法为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而不与民争先、争利。只有这样,你在人民之上,人民才不会觉得你太重,而想掀翻你;你在人民之前,人民才不会觉得你是妨害,而想除掉你。天下的人都会乐于推举而不会厌弃你。

 

 

 

 

 

在这个时候,你也就有了万千百姓作为根基,有了万千百姓的保护和爱戴,你的个人利益又怎么会得不到满足,你的个人安危又怎么会得不到保障呢!这就是“

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的道理。“

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

”正是因为圣人的无私,反而成全了他自己。

 

 

 

 

 

所以天地也好,圣人也好,都不自生,故而能长生。天地不会掠夺万物来成长自己,圣人也不会掠夺百姓来成长自己。而正是因为它们的无私,反而能让自己得以长久。

 

 

 

 

怎么个长久法呢?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死而不亡”。没有谁能长生不老,永生不死,只要是生命,有出生就必然有消亡。但死只是肉体死去,不亡是精神仍然在运行。人死了,还在影响着别人,就是死而不亡。“

死而不亡者,寿也。

”这才是真正的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