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道家思想的本质

“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域内有四大专业,人类居住在其中之一。” 这清楚地表明,人与万物平等,人并不比万物有更高的地位。 道教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 人应遵循天、地、自然,即“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还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生态美在于将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的基础上合理结合,实现生态美的“天人合一”。 。 “保持安静”:

身心和谐的生活超越精神: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凌驾于一切外在执着之上,走出人生困境,挣脱“物质奴役”的束缚,追求个体的解放和解放。自由的生活。

“无为而治”:

社会生态视角。 老子是这样理解天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三章说:“若无为,道教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含义是顺其自然,不为所欲为。延伸资料:古代道教是一个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思想流派。春秋时期,老子汇集了古代圣贤的伟大智慧,总结了古代道家思想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道家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正式形成。 “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宇宙。

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生命之间的关系。 道教代表人物有盘古、伏羲、女娲、广成子、黄帝、炎帝、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张道陵、司马徽、诸葛亮、徐茂公、宋濂、刘伯温、颜真卿、王羲之等。羲之、张三丰等名人。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 道教起源于黄帝,由老子发展,由张道陵发扬光大。 它对中国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健康、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历史、商业、军事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流派。 虽然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但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始终与儒家文化一起出现和消失。 可以说,道教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气质。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孔子坐在那里。 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取得成功。 那里肯定还有一个老子坐在那里。 他会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太累。 追逐梦想、追逐肉欲是没有意义的。 意思是,宁可无所事事,泛舟五湖,做一个快乐的闲人。

所以,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儒家,年老的时候,一定要儒家,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儒家,失意的时候,就要想到道家。 在中国文化的构成中,儒家是硬的,道家是软的。 这就是中国文化、儒道思想互补的背景。

那么,道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正如道家的追求一样,简单、凝练。 我会尽量简单!

1、小国寡民的乌托邦政治思想。 事实上,道教讨厌政治。 它不像儒家那样坚持出人头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认为这样很累,也不符合自然规律。 儒家追求社会小康、天下大同、实现王权理想。 道家,特别是老子,追求最好的是回到人烟稀少的小国状态。 大家没事就呆在家里,不要出去乱跑。 在家修养身心,是一种美妙的状态。 所以老子说,理想的政治形态是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收起所有武器,丢弃所有新发明的武器和工具,彻底回归原始的田园生活。 所以道家思想在政治上、在治国上都是无为。 无为就是不乱搞,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要乱搞。 因此,道家认为,贤明的君主治国有三原则:一是对待弱者要温柔,求强时不示弱; 第二,不打架,你不和别人打架,别人自然不会和你打架; 第三,不与他人打架。 它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 就是凡事按照天地之道去做,不做那些违背天地之道的无意义的事情。

2、道教是反对所谓智慧的。 道家认为,随着人变得更聪明,世界就会变得更糟。 因此,他反对弘扬仁、义、礼、智,认为这只是为了天下破后补救而提出的。 那么为什么一定会出现问题并且需要补救呢? 最好从源头解决。 如何解决,就是要聪明、有智慧地对待一切。 所以庄子说:我的生命也有尽头,而我的知识却没有尽头。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但你的生命是短暂的。 你为什么整天像狗一样学习? 如果你坚持学习,那你就是个大傻瓜。 这一点与儒家思想完全不同。 儒家强调日学,说学问需要天天努力,才能增长人生智慧。 然而,道家认为这是错误的。 日复一日地亏钱对于道教来说就是减少你的知识、减少你的欲望、减少你的社会。 活动,让你可以无限接近道。 也就是说,儒家的人生是加法,道家的人生是减法!

3、道教追求绝对的自由和个人的自由。 我们知道,儒家非常重视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他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 作为一个人,必须为社会、国家、世界做出贡献。 你是单位、集体的一员,而不是你自己。 道教则与此完全相反。 道教非常重视个体的价值。 只要我快乐、自由,我不会乞求任何人,别人也不应该乞求我。 我不会干涉任何人的自由,别人也必须保证我的自由。 而道家又如何看待人类的绝对自由呢? 这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用庄子的话说,这是一次无等待的快乐旅程。 所以儒家往往追求做官,而道家则追求隐居,躲在小楼里形成统一体,不分冬夏春秋!

4、道教追求对生死的彻底超越。 儒家重视生死,道家则认为人如草木。 春天来了,我们疯狂地成长。 秋天来了,我们悄悄离开。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没什么好害怕的。 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因此,当庄子的妻子去世时,庄子正在那里高兴地敲锣打鼓。 很多人认为庄子一定有外在的人。 所谓升、发财、妻死,是人生三大乐。 这是对道家哲学的完全不了解,也是对庄子的完全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