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以《老子》中“道”、“德”为核心范畴而形成的一个学术流派。 它始于春秋时期,持续发展于汉魏晋时期。 一般认为,儒家思想构建了中国人整体的思想道德伦理体系,道家思想则决定了中国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 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的基本心理结构,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时期形成的《黄帝内经》也借鉴了道家认识生命、构建医学体系的思想精髓,并充分发展和丰富了其核心门类。 并在具体的生活层面对它的重要概念进行诠释和阐释。 。
“道”与“德”在内涵上是相对的。 前者侧重于宇宙自然哲学范畴,后者侧重于社会生命哲学范畴。 但两者有明显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即“德”由“道”组成,“道”出自“道”,“道”是基础,“德”是用处。从道与德来看,即从宇宙自然哲学中“道”的内涵、属性、特征、内容出发,推导出“德”的相关规定,如《道德经》中说:“孔子之道的内容”。因此,“道”的内涵可以包括“德”。道的核心思想,如道生万物、道法自然、道虚静、道常无为等。等等,不仅体现在“德”的内容上,还延伸到医学领域,形成了与《黄帝内经》相关的生命观。
“道生万物”与《黄帝内经》中的“真气”理论
《黄帝内经》气学说的主体是“真气”说,将真气视为生命活动的主宰。 人们认为,在人体生长发育、健康维护、疾病发生等过程中,真气的多少和运行状态都是重要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思想都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
道教文学中的“真”含义及真理思想
图1
图2
“真”字用青铜书写(见图一),上半部分(见图二)为理解用。 《说文》将此解释为“(见图二)”,即人倒立,表示变化。 例如,《说文解字·(见图2)》原文云:“变。从人到人,(见图2)的一切属性都跟随(见图2)”。 所以,“华”字是互倒的。 人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妊娠过程的有知表达; 下部是“壳”。 从形状上看,它是一个贝壳,下面有一个点,表达了珠子在贝壳中逐渐凝结成型的过程。 因此,“珍”字的本义应该是受到古人胎儿怀孕过程和贝壳中珍珠凝结的启发。 意在用“真”字比喻人体精气凝结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真”字意味着最本源、最本质、最质朴的生命状态,同时表达了它是生命开始时最本质的本质。
《道德经》将宇宙的本源定义为“道”。 《道德经》云:“有物混杂,先于天地而生,孤独而孤独,独立而不变,行而无险,可以为天地之母。”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叫它“道”。 关于“道”的属性,《道德经》解释道:“道是物,而为恍,是恍,其中有象;是恍,又是恍。它是优雅的,是黑暗的,但里面有精神;它的精神是真实的,里面有信仰。” 据考证,这是“贞”字最早的由来。 “本质是非常真实的,并且有信仰。” 它强调“道”中的本质是最原始的物质,具有转化的力量。 “有信心”意味着它有成长和伸展的力量。 因此,由道所化的天地也具有无穷的创造力。 这就是朱熹在《朱子舆类》中所说的:“天地有生灵为心”。 《道德经》将宇宙的本源定义为“道”,道中有本质。 、有真理、本质、真理成为核心内涵。 因此,后来的道家分别以“精”和“理”进行了深入拓展。 庄子注重发展“真”学体系,而宋乐、殷文则发展“体”学说。
《庄子》继承了《道德经》中“真谛”的根本理念,对“真”的内涵发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 在庄子独特的哲学体系中,“道理”比“经”具有更中心的地位。 《庄子》以《庄子·齐物论》、《庄子·大师》、《庄子·渔父》三篇文章聚焦“理”。 文中涉及“真”的文章有62篇,提出了“真师”、“真王”、“真人”、“真知”、“真性”等概念。 庄子真学思想的主体表现出以下四个内涵:一、主宰生命的真力,即“真师”。 例如,《庄子·齐物论》中说:“若有真主,则不能达其目的;可行可信,而其形不可见;有情而无能”。无形的。” 其次,养生应以保真气为主,即“保真意念”,《庄子·天道》说,“至真者,保其本性”。 《庄子·秋水》曰:“谨守而不失,则违背其理。” 三是达到养生最高境界的称号。 作为一个“真人”,《庄子·大师》说:“古之真人,不叛寡,不成英雄,不卑躬屈膝……古代的真人睡无梦,觉无忧,食不甘,气深。真人之气从脚后跟,众人之气从喉咙。……古代真人不知如何说起。生,不知恨死。他的出口不远,他的入口也不远。他去那里,又回来。不忘初心,不求终点。接受吧。欢喜忘却归来,这就是所谓不以心贡献道,不以人助天,这就是所谓的真人。 第四点是指出“真气”的来源和自然特性《庄子·渔父》说:“真者受于天,自然不易改变。”指出真气是生命之始,赋有天地之气,是后天的生命,无法改变。
论《黄帝内经》中的“真气”
《黄帝内经》几乎完全继承了《老子》、《庄子》中的“真”内涵,并与宋禄、殷文的精气思想相结合,提出了“真气”理论。 在《黄帝内经》的生命观中,真气是生命的根本能量,对生命活动具有综合的支配作用。 《黄帝内经》中讨论真气的地方有21处,提到“真”字的地方有100多处,但表达的意思是真气; 有《素问·古真》、《素问·郁积真藏论》、《灵枢·邪客》等5篇,主要论述真气对人生命的决定性作用。
《黄帝内经》的真气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真气”为生命活动的主宰,滋补真气是维持健康的重中之重。 作为《素问》的第一篇文章,《素问·古之无罪》全面论述了古人的养生保健原理和生命的生长发育过程。 其中以养真气为核心,曰:“清静虚无,真气随之而来;内守神气,病病永安?” 《素问·四气调神》第二章也说:“四时阴阳,万物之本也。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断其根,故一切浮沉于生长门;逆其根,则断其根,毁其本性。” 它还传承《庄子》,列出了四种高级养生人,即真人、至人、圣人、智者。 真正的人都将其视为最高境界。
二是比较真气与邪气,把真气视为保护生命、抵御病邪的气。 因此,著名的篇章有《灵枢·辞解真邪篇》和《素问·离合真邪篇》。 《素问·论疟》云:“真气平,邪气就灭。” 《素问·论河真邪论》云:“若顺逆,则荣卫散,真气失,邪止内,则毁人寿,而使人早衰。”死亡。”
三是根据生命组成和活动的复杂性,“真气”具体化为多种不同部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气”,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气”名称,如“真气”。五脏中之震震”。 ”、《真真》气,如《素问平仁气论》有“臧震发散于肝……臧震通于心……臧震发于脾濡……”真高于肺……藏真藏于肝……“真藏于肾”; 经脉中有真气,称为经气。 《黄帝内经》中有不少文章将经气与真气等同起来。 例如《素问·理合真邪》中说:“真气”就是经气。 经气太弱,所以说来了就遇不到。 这就是它的意思。”
第四是关于真气的形成。 《黄帝内经》根据《庄子》所说的“真气受于天”的本源,认为个体生命的“真气”源于先天,但需要水谷的滋养。为了蓬勃发展。 故《灵枢·辞解真邪篇》云:“真气受天,充粮气”。 《素问·六源正基大论》中也说“食岁谷”,按照“量度真性”的理论,认为并非一切水谷都能滋养真气,唯有符合真气的五谷。运气可以滋养真气。
《黄帝内经》中的“道法自然”与生命规律
一方面,“道”是宇宙自然的本源; 另一方面,一切由“道”而生的自然事物都带有“道”的基本属性和规律。 顺应道,就是顺应万物的自然属性。 因此,《道德经》中“道”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道法自然”,这对《黄帝内经》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
《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物,人居其一。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 人应效天地,天地人应效道。 那么什么是“道”呢? “道法自然”。 道就是它本来的样子,一切自然存在的东西,没有刻意,没有人为,没有声息。 但他拥有主宰一切的力量。 《道德经》云:“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呼而至,善谋。天之网广阔,疏而不乱。”丢失的。” 这里的话不是打斗,不是说话,不是呼唤。 ,燧然是指什么都不做,而善于取胜、善于应对、顺其自然、善于谋划,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道德经》也云:“天道如弓弓?高者抑之,低者举之;过者伤之,不足者使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天道就像一张已拉开的弓箭。 它可以自行移动,无需人力进一步推动。 由此可推论“道常无为而为”、“至德无为而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说法。 作为德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无为”其实是自然的,即不需要人为的努力,而是因为道包容宇宙,无所不能。 因此,道的力量可以显现在万物之中,并按照自身的创造力推动万物的运行。
《黄帝内经》中“道法自然”的人生法则
《黄帝内经》中的人生观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其“天人合一”的学术观可视为“道法自然”影响的结果。 同时,对于生死、养生、治疗理念也有具体的看法。 解释与应用。
首先,《黄帝内经》中的人生态度高度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黄帝内经》不仅珍爱生命,而且非常重视养生、治疗疾病。 它把“长生不老”视为圆满的德行境界。 曰:“故能活百岁而行不衰者,德圆满。” 这并不危险。” 但同时,我们充分尊重生命本身的自然属性,相信生命有生有死,疾病可治愈或不可治愈。 因此,我们必须遵守和尊重这种自然属性。 《黄帝内经》的很多篇章中,都有关于“死而无药”的讨论。 总共,《黄帝内经》提出“不治而死”,或者说“无药可治”,但指的是致命的疾病,有“不治而死”等53处。 《素问·阴阳别论篇》云:“二阳之病,影响心脾,无隐曲,女子无月;二阳之病,影响心脾,无隐曲,女子无月;二阳之病,影响心脾,无隐曲,女子无月;二阳之病,影响心脾,无隐曲,女子无月;二阳之病,影响心脾,无隐曲,女子无月;二阳之病,影响心脾,无隐曲,女子无月; 病因风散,病因气喘,而死不能愈。”《素问·通论》《虚实论》:“皇上曰:此病何如?癫痫的脉搏是虚还是实? 岐伯曰:虚则可愈,实则致死。 帝曰:虚实脉消去,是什么情况? 岐伯曰:脉实而大,久则病可愈; 脉细则可愈。 若强,则病久不能愈。”《素问·郁积真藏论》认为,“凡能见真藏脉者,不治而死。”这种“不治而死”,并不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种消极、不积极的生命态度,而是一种基于生命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特征的客观、理性的态度,是尊重生命生死的“道”理念的体现。的“自然”。
其次,《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也体现了“道法自然”。 《素问·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总篇。 其“美食,让民食,享风俗,不慕贵贱,民谓之朴”,是《黄帝内经》的延续。 《道德经》的内容“享其食,美其衣,安其居,乐其俗”,正是养生“上善若水,无为而行”的体现。 人们认为,人应该与时俱进,以平静的心态接受个人生活中面临的一切。 同时,这种“道法自然”也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季节生化状态。 《素问·四气调神》是根据四时阴阳之气的盛衰和万物的生化状态进行的专题论述。 春季养生,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储藏。 故曰:“四时之阴阳,万物之始也,生死之根本,逆之则灾祸生,顺之则不生”。 《素问·气通天论》中强调起居日夜要顺自然之道,“是故闭闭”。黄昏时,不扰筋骨,不见雾露。 反之,这三点,则形困而瘦。 这也是《庄子·养生大师》“依自然规律……因自然而然”的养生理论的运用。
《道德经》中“虚经”观念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道德经》在将“道”视为天地根本的同时,也赋予了“道”诸多属性,其中“虚静”是核心。 一方面,《道德经》讲“道生万物”,把道视为创造天地的根本。 另一方面,《道德经》中也说:“世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其中,“有”即道是宇宙天地创生的根源,其中的“无”也认为“道”的本初状态是无形的、虚无的。 “无”并不强调“道”是绝对的虚无、不存在,而是认为道具有空、寂、无形的特性。这种表述在后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中得到了体现,例如“ 《淮南子·天文训》:“道生于虚空,虚空为宇宙,宇宙为生。”《素问·天元吉大论》“太虚有小轮廓,是元化的基础” ”周敦颐《太极图》“无极与太极,太极动则生阳,动极则静;动极则生静;动极则生静。 静则生阴,静则动”等等。“太虚”、“无极”等“道”之状态,皆有此意。 在道的这种空寂本质下,道家所倡导的人类本体论哲学的“德”,以及《黄帝内经》中对人的生活和行为的规定,也是建立在空寂的基础上的。
道家“致虚而静”的理念
整部《道德经》在先论道、后论德的结构下,探索自然之道,最终目的是服务生命。 因此,以“道”的虚无、空静为基础,反复强调“德”“守空静”的价值和意义。诚意。 一切事物都在共同作用,我将观察并恢复它们。 万物皆回归其本源。 归根即宁静,宁静即回归生命。”《道德经》云:“重者轻根,宁静为躁王。”《道德经》:“女子常用宁静。胜雄,宁静为次。”
与老子社会政治哲学的特点相比,庄子热爱生命。 他的哲学注重个体身心的自由与舒适,追求豁达、不羁的生活。 “守真、维护健康”是他的核心人生观,但在关爱身心方面。 在方法上,庄子也继承了老子“减虚而静”的理念。 他在其养生专篇《庄子·养生大师》中,主要表达了“行本虚”的思想,说“依自然规律,批判大马,指导大马”。大马,因为都是一样的。技术经典不尝也愿意做,但是情况大了,是什么?...接缝处有空间,但刀刃不厚。如果有空间无厚度,就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因空而行,就是“可以保身体,可以安一生,可以养亲人,可以安享晚年”。 他在《庄子·天道》一章中,用大段的篇幅解释了“静”的含义,说:“万物无足心,故而静。水静,则水静。”烛照眉心,静而准,大匠已习法,水仍清,神静,圣人心静!亦是天地明镜,若空、静、淡、无为,则天地太平,道德至上……一切事物的本质,就是空、静、淡、淡、无为。 ”。 以水比喻,水静了,才能辨物,心静了,就无扰,无忧,寿命长。 ”(《庄子·刻意》)“天”就是宁静。
《黄帝内经》“清静为保证”的人生观
由于《黄帝内经》以健康长寿为根本宗旨,所以非常重视“防病”在生命中的价值和意义,把养生放在核心位置。 但其养生的主要表现与道家思想是一致的,即追求身心的“空静”。 《素问·古天真论》在谈到养生大纲时提出:“古圣之教之下,谓空虚邪邪为贼,须避之;静虚则真气随之,神守内则病除,常保平安。” 养生专家的四德清单中,是“外不劳,内不杂,以乐为主,以自足为功,身不破,精神不散。” 被视为“圣人”的见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说:“圣人无为而有静能,随欲而立志守虚,故寿命为无尽,止于天地。这位圣人的,也是治愈肉身的。” 就虚与静而言,有虚则静,能静则平。 “空”是指内心不被各种名利色欲所充斥,不被过多的欲望所左右。 因此,喜怒不扰于心,忧不滞于心,达到“万花穿月,不沾一叶”的目的。 只有维持“体”的境界,才能让生命的根本能量——“真气”听话。 同样,《灵枢通天》中将人分为阴阳五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太平之人。 显然,只有阴阳平和的人,身心才是最健康的,他们的表现就是“淡然处世,无惧无喜,从容随事,不相争,与时俱进,恭而谦,静而不治,此谓究竟治。”
即便是在医生诊治疾病的行为规范方面,《黄帝内经》也要求医生保持内心空虚、宁静的状态。 《素问·脉要精论》云:“故养脉有法,虚静为护。” 人们还认为,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应保持安静的心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灵枢·上阁》云:“五参禁,以除之,知足无动,能行气,则咸苦,化为谷”。 ”。 这种前后一致、普遍存在的空寂观,显然受到了宇宙本体论是空寂的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在社会哲学、医学中的延伸和实践。
总之,道家思想以“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和“无为”的社会哲学为基础,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哲学理念和价值主张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