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外感伤寒瘟疫诸证说一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一、外感与颐养

传统医学称致病有三因,内因于情志;外因于气候变化,即一年中的风寒暑湿燥热,又称为六淫;又因于刀枪、虫兽,不可预见的外力伤损等。而伤寒温病都属于外感疾病。古代典籍以为人与自然界密不可分,适应自然,把握自然,效法遵从自然,是人们良好生活生存和生命健康长寿的根本。人在自然界与万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分子,外界的环境气候,水土空气阳光,是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有利条件,善于运用则健康无疾,不善于的就会过早夭亡。

然而人自身的情志失调,精气神衰减正气亏损,造成的内环境的紊乱,自然不能与外在气候相适应。人自身的情志超于正常承受状态时必然会致病,自然气候变化,超过正常适应之时,不但自然界发生变化,人类与万物都会相应地有变化,甚至于对生存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或者发生不可预知的疾病。所以《内经》说: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人们自身的阴阳气血,处在相对的平衡状态,就可以适应过激的不良气候变化,如果气血亏虚精神暗耗,常处在亚健康状态,既使气候平和,气运正常,风调雨顺也会因为亚健康的原因而罹患各种因气候异常带来的疾病。“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如果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阳盛实热之证,表现为寒象;阴盛虚寒证,表现为热象。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的变证”。

冬伤于寒,不即发病,而是到了春阳升发时,才有温热之象。这叫做“伏气温病”。寒邪被卫气所束,阳热内逼营阴暗耗,津液消烁,病邪随春阳的初生而外泄。在初春微阳触动,皮毛凑理疏松之时,再受凉寒之气,引动伏气而发病。

《内经·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瘟。

气血精津液,同根同源,是生命活动的珍贵物质。精是气血津液之源本,又称谓阴精,与阳气统称为生命之本,《内经》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迫疾,并乃狂。可见阴精是维系机能活动的珍贵物质基础,包括气血津液,阴精充足,阳气才能发挥卫外固护作用,或者说是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阴精充足则生命力强,智力体力定力均强大,甚至于“自过其度”。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精充足,阳气卫外抗邪就有了后勤保障,所以说:精是人生的根本。

精是通过吸收饮食物质之后,最高级最精纯的营养物质,精可以充养五脏六腑的“精气”,肾精足,可使“作强”功能劲力,过于强大,甚至于超出常人,肾精足可以充养骨髓使人筋骨劲强,脑力精力充沛。还可以增强肾功能,使男女生育力增强,所以精是一切智力,体力,生活活力的根本。

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注意保养精气,并且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使形体与精神都保持最佳的状态,不至于倦怠透支疲惫。如此以来六淫之外邪,不能干犯,有了外感也是轻而易举就好了,即使身处不良的气候环境中,也不可能受病邪危害。

外因致病多由内伤(内虚)造成的。经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热论》凡因伤于寒冷之邪,当时不即发病,病邪伏藏在体内,直到成为湿热蕴结的疾病,以伏藏之邪时间的长短和发病季节的迟早,以及出现症状轻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冬天感受寒邪当即发病的叫感冒受寒,如若不即发病,潜伏到夏至节前的叫“温”病,因为夏至节前阳气未胜,邪气伏藏时间较短,到了夏至节后才发病的,叫做病“暑”,因为夏至节后阳热较胜,邪气伏藏时间过长,并且夏季温热均胜,温热相搏而为暑病,病情较重。经曰:“暑当于汗出,勿止”,即是说若是中暑热之邪,就要顺其暑热时令,使病邪随着暑热蒸发之气,由汗自然排出,或用药物祛暑发汗,却不能止汗。暑病随汗出而暑热解,阳气蒸发,自然汗出如蒸。即使需要与汗出,也不能汗出太过,应因人因病内外表里轻重而已,或扶正以祛邪。气汗血津液同源 ,汗多伤气血津液。暑季自汗因人因时而然,如果病人无汗,也应采取微汗法。汗出过多则精气津液耗损亏虚,在治疗上应采取“清气”、“生津”、“益元”等方法。

《素问·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伤于寒和伤于暑的症状不同,伤寒者多为实症,伤暑多为虚症,这是因为暑为阳邪,寒为阴邪,两者不同的属性而有不同的症状差异。伤寒者,必然身发热而恶寒无汗,伤暑者身发热而汗出恶热。发热的征象虽同,而恶寒恶热却大相径庭。另外,寒邪伤人形体,可见全身怕冷、乏力、酸痛,暑伤气,可见汗多、恶热、气短乏力。伤寒则气盛脉紧,伤暑则气虚脉虚。两者病因和病情演变的机理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也不同。伤暑用辛凉的白虎汤为代表,伤寒的用辛温的麻黄汤为代表。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夏日酷暑,炎热蒸腾,消灼津液,伤阴精,损阳气,使人汗出不止,汗多则耗损阴阳气血,使人心阴亏损,阴不涵阳则心烦懊恼;火热之气更易损伤心肺,肺阴使肌表不固,引起喘喝,神烦等等症状,既伤肺金又心经自伤,火邪合心自伤,最易影响神明,所以使心志燥扰不宁,烦则喘喝,既使清静安定之时,也不能沉淀下来,表现出神明被扰,自言自语的状态。

《内经》曰:善于摄生的人,外则顺从阴阳的变化,内则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筋骨血脉和谐,骨髓坚固,气血通达,如此则内外调和,邪不能侵害身体,耳目官窍聪慧明白,真气独立,生活如常。风气通于肝,风气多而过于强大,风薄则热起,热盛则水干,水干则肾气不能盈而亏损,甚则伤精耗液而缺失,精水亏失不能养肝,肝虚则外邪易冒犯肝经,使肝经出现病态。人若太过饱食,使胃肠横满,胃肠过满则胃肠之筋脉解怠不能连属动作,故肠道濡动受限,积滞于下焦,糟粕推行迟缓,肠道瘀积成为痔病。经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饮多则使肺气不张,肺叶布举失司,气机逆乱而上奔,若因勉强用力劳动或房室,则可使肾气损伤肾精亏竭,肾伤则髓气内枯,腰上之高骨坏而不可作用,伤腰之病大都如此。

大凡阴阳的关系,阴阳的要点在于阳气固密而不妄自施泄,密而不妄施泄则阴精滋养于内,使生命之正气强固而能久长,此善于摄生之人,长寿的要道啊!

如果阴阳不能和合交会,阴阳偏颇,两者不能相融,就如天地有春而无秋,有冬而无夏,之所以这样,就是已经阴阳隔绝而废止了和合生成之道了,所以说善于摄生养命的人,不断绝和合之道,但贵于闭密而不妄施泻,以守固自然真元之法。

如果阳强而却不能固密,则阴泄泻而精气竭绝矣。阴气和平,阳气固密,则精气神的运用,正气的能量越来越强大。又若阴亏不能平和,阳强不能持守固密,强而施泄,耗损天真之元精元阳,使二气分离,经络决惫,阴精阳气不能交相融合相互涵养,则精气不能气化流通脉络断绝,阴阳相互背离脱绝,生无所维系,命不久矣。

如此体质衰退的情况下,稍有触冒雾露寒风之邪,风气外侵,阳气不足以抗拒,风与阳邪相薄击,故寒热之病滋生。因此说:春气阳气不足,风气通达资助肝木,肝木虽有气相助而旺,邪气留连,木胜克脾土,故亦生洞泄之中土虚弱症。经又曰:“春伤于风,长夏生飧泄”之症,亦是此意。夏热已甚之时,秋凉收复夏热之气,热与湿寒相攻于肌表,入于少阳,停于表里之间,则即为痰症,使人消瘦而伴寒热之疾。长夏季节暑湿过盛,至秋凉收热,湿凉停于肤表,又加之原有的肺咽之疾,引而发之,暑湿秋凉,冬水复旺,水湿乘肺,故咳逆病生,湿裹于肺脾肾,湿不运行,内渗于脏腑则咳嗽,外散于经脉则痿弱厥冷。故经曰:“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又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湿气过盛,必发为痿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