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王玄览

在中国道教史上,出现过不少“异人”和“奇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特异功能。王玄览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王玄览入道前,以特异功能闻名乡里;入道后,以著书立说,弘扬道教。名达朝廷,所以,身位皇帝的武则天,想从他那里得到“实惠”,特意召见他。

一 显特异 无师自通

王玄览,俗名晖,法名玄览,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其先祖自晋朝末年,从并州(今山西太原)迁到绵竹,遂为绵竹人。

王玄览十五岁时,有一天,忽发奇想,一个人独居静室,不和群众搭话。之后,多次能说出某某人的生死,还有儿童的寿限,后来,都一一应验,当时的人称他为“洞见”,一时轰动乡里。

王玄览三十多岁时,开始在乡里卜筮,卜了几年,因有时卜不准,便放弃不再干了,便研习道教玄性和佛教大乘,于是,一发而不可收,从中悟出很多奥妙的道理。还亲手抄写严子陵的《指归》,并注《老经》二卷。在研读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神仙方术和丹药制法。他只要想到就必须亲手试试,不多久,就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王玄览年近四十,有一天,他想云游天下,寻师访道。半途中通过交谈,才发现这些乡友不是真正的寻道仙友,也就半途散伙而回归乡里。回到家后,感叹长生之道无可共修,自己既然入道,必须取得心证于是坐、起、行、往,专心道务。

王玄览在阅读道教、佛教经典后,反复研讨追究其原来的奥妙。他发现这些奥妙,真正悟了可以开发人的智慧,启迪人的思维,让人的思辩能力象悬河一样,永流而不竭。王玄览就是这样悟出了道佛真谛。

王玄览的思维和洞察力一发而不可收,他通过察看蚕种的某种迹象,就知道来年的蚕业丰收或歉收 。他通过观察某人宅地的现状,就可得出利或害的结果;通过观察某人墓地的气色,就可道出某人的情况等等,当地人都十分相信他的说法,也都尊敬他。

有一家想盖房子,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问王玄览可不可以盖,王回荅“不能盖。”这一家就停工不盖了。到了第二年建房主又问王玄览能不能盖,王又回荅:“不能盖”。第三年,第三次问王,王仍回荅:“不能盖”。不久,这家遭了官司,房宅资财,全因打官司变卖用尽,这家主人方信王玄览说得很准。

又有一家儿子患了眼疾,王玄览让家长在家门前的一株桑树,朽孔里作了祭奠,于是,儿子的眼疾就好了。

有人问病,王玄览看后即开处方,病人按处方取药,结果药到病除,乡人都称他为奇人,但都知道王玄览从没学过医。

有人平常想问有否灾厄,王玄览回荅说到明年四月初一日方好。谁知此人到第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夜半突然死去。

王玄览的奇迹传出后,县里不少人家有灾难,都来询问结果,王玄览回荅有好有坏,来问的人都相信,事后也都验了。

王玄览有时被请到富贵人家去看相,这些人家男男老老少少都来看,王玄览便一个一个地说出他们的富贵、贫贱和年岁寿夭,预料到他们的未来事情,据说后来也完全都验准。

王玄览也教人家“九宫”“六甲”阴阳术数,他还作了《遁甲四合图》,概要醒目,便于习学。

二 通道佛 则天诏请

王玄览四十七岁时,益州长史李孝逸听说后亲自召见,并以礼相见,随后,二人一起同游各大寺院,寺僧闻听王玄览到来,便向他提出好多佛教经典或理论方面的问题,王玄览便以整齐有韵的四句话来回荅,都符合大乘典籍的说法。询问的人很多,没有一人难倒他。李孝逸十分高兴。当时,国家恩准可度道士,王玄览便到成都至真观出家。他一到成都,达官貴显,四方人士,都闻名求见。有的来询问前途如何,有的来谈经问道。来人临走时,都想让他题个辞,有的还想让他把谈话内容写成书。王玄览有求必应,于是他着手写成了《真人菩萨观门》两卷,交给了来访者,后来,此书就流传民间。王玄览六十岁后,慢慢地不再给人说灾祥的事情,常常坐忘行心,不久,有事牵连着他,被关进牢狱一年。在狱中,又沉思往事,作了《混成奥藏图》一书,来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将这些写出来以警示后人。晚年又作《九真任证颂道德诸行门》两卷。益州谢法师彭州杜尊师,汉州李炼师和他们的,都来咨论妙义,询经问教。在交谈中,都把王玄览的回荅内容记录下来。因为王玄览能解释洪大的玄教义理,后来凡是受学的人都称他为“洪玄先生”,王玄览也不拒绝这个称呼。又有人请他解释《老经》,他就又作了《老经口诀》两卷,传于世。

王玄览在益州的道教活动,声名传到了朝廷,则天皇帝想从他那里获得长寿仙诀和高深道理,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奉敕使张昌期赴成都,拜请王玄览,乘驾驿马到神都洛阳。

王玄览接受诏命,立即上路。他自知年事己高,经受不了这乘马元程的劳顿,无奈诏命不敢违,他硬是挺过了万水千山,眼看快到洛阳了,谁知于闰十月九日,王玄览到洛州三乡驿(今宜阳三乡)时,卧,治疗无效,而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三 玄珠录 著书明志

王玄览一生的弘道思想,都城著录在他晚年所作的《玄珠录》一书中。《玄珠录》共三卷,收其语录共一百二十则,阐述了道物、道体、道性、有无、真妄、动寂、心性等义理问题。

王玄览在传道中,俨然以道教学者身份著书立说,虽然以老子《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为基础,却融合了佛学中“佛”与“众生”非一非二的命题,认为“道”先于“众生”而存在,“众生未生,己先有道,有道非我道,犹是于古道。”并认为“众生有生灭,其道无生天”,众生己死,道仍长存。他又分“道”为“可道”和“常道”。认为“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万物有生有死,而无地可以不老,所以,“可道”无常,而“常道”是实。进一步认为欲得“道”不应外求,而应内求,因为“道”不在人心之外,而在人心中具有的“道性”。道生万物,就是心生万物。“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心之与境,常以心为主。”他以事物有动有静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眼摇见物摇,其物实不摇;眼静见物静,其物实不静。为有二眼故,见物有动静,二眼既也无,动静亦不有。”

又说:

“法本有人起,法本有人灭,起灭自由人,法本无起灭;”“一心一念里,并悉含古今”,“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

所以,王玄览认为修道成仙的要旨,是要修得一个清静不变的“识体”。这就接近了佛教法相宗唯识论的观点了。

王玄览的另一理论是忘修心的修道论。

王玄览主张坐忘修心和定慧双修的修道方法。他所说的“坐忘”就是炼神。要想练好坐忘,必須灭掉知见,只要知见灭尽了,才算得道了。他说:“知见随生起,所以身被缚,”“无生无知见,是故得解脱。”他还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恬淡是虚心,思道是本真。归志心不移变,守一心不动散。”这实际上是道家道教的修行方法。要想过到这一境界,还必须定慧双修。实际上,定慧既有边也无边,合手非有非无的中道。定慧不可偏废,必須同时。如果只修定,有可能得道也有可能不得道。如果只修慧,有可能做到心定,也有可能做不到心定。由此看来,定慧必須同时双修,不能偏废。王玄览融合佛道理论和方法,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技术。

王玄览的道教思想,上承李荣、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并融合了当时佛教的修行思想,他摆脱了早期道教注重炼形的方法,而强调炼神。他的生命观也摆脱了过去执着于肉体永恒,却接近佛教的“无生”,进而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所以,王玄览的道学思想,实际上就是“重玄”思想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