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略论道教与中医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的重要源泉。 古人的防病治病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为指导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儒家、佛教、道家思想。 儒、释、道三教都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道教与中医的关系尤为密切。 儒家思想主要是从道德观念的角度对中医产生影响;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其“以法治病”的理念和医疗技术逐渐融入中医; 道家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与道真相合,道真已成仙、升仙,对身体的爱惜无以复加,所以非常重视养生,看重养生、修道、得道。作为一个。 例如,道教经典《妙真经》中写道:“养生者,须慎勿失道;为道者,须慎勿失贞”。 因此,道教最接近中医,其目的是预防和治疗疾病。 其理念不仅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其许多保健技术和规律也转化为中医重要的防治方法。 治疗疾病的规律和原则。 此外,中医发展史上的许多大师都是从道教名人中涌现出来的。 本文将尝试对此进行阐述。

1、中医的主要概念源于道家思想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 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源泉。 张启成先生说:“先秦经典中,唯有《周易》为儒道所推崇——儒家尊其为‘六经之首’,道家尊其为‘三经之一’。之谜”。 儒家和道家都把《易经》视为最高经典,并进行自己的解释。 《易经》是儒家阐述的,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阐释《易经》; 而《易经》中与中医相关的概念,如阴阳五行学说等,被道家大力宣扬,道教则将其进一步细化和系统化。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很多概念都源自《周易》。 《易经》、《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已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 读一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你就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道家“阴阳五行”理论已成为中医核心概念

《庄子天下篇》云:“易经讲阴阳。” 整部易经被解释为阴阳两个字。 虽然《易经》中没有提到“五行”,但根据张其成先生的说法,《易经》中提到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已成为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 关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天地之道,万物之序,变化之父母,生死之本,万物之归宿。神。” 五行学说是用来解释阴阳的。 该理论讲的是生命的内在制约和支撑关系,具体有三句话:“五行为阴阳之精,阴阳为五行之气,气无质而不能立”。 ,质无气而立,是阴阳之气所动。”(张介宾《雷经图一·五行通论》)中医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机体的生理功能,解释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的思维方式(“以象类比”)、中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离不开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 这是中医界的常识,这里不再赘述。

2、道家“自然无为”是中医倡导的“清静虚无”的先行者

《道德经》说“道可以是道,也可以不是道”。 道虽然是无限的、包容的,但却是无法掌握、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东西。 无为而有为,是道的正常状态。 “道总是无为而为”。 道是“自然无为”,所以它可以做任何事,创造一切,创造奇迹。 韩非的《戒老篇》从《道德经》中“自然无为”的理念来诠释“少欲”的概念,指出“少欲”有助于身体健康:“人若少欲,血气受统,按理行事……夫无一物。” 痤疮和痔疮带来的危害。”

《内经》遵循《道德经》中“自然无为”的哲学和“少欲”的观点。 它认为,通过“治心”来维持精神意识中“寂静虚无”的状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一。 例如《素问·古天真论》云:“清静虚无,真气随之而行,神气内守,疾病永安”。 《灵枢·上歌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静无为,可以行气。”也就是说,按照“静而静,克制而不争”来修身,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培养真气、预防疾病。

3. 道教“天人合一”演绎中医“顺应自然”

《道德经》认为,天地的本质是道的化身和体现,所以人必须顺应和尊重天地的本质:“人法地,地法天,天遵循道,道遵循自然。” 也就是说,人必须效法天地。 自然,顺应天地自然变化。

《道德经》的这一重要哲学思想在《内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内经》要求人们根据天地四时的变化来调整保健、防病、治疗的方法和措施,以取得实际效果。 例如《素问·四气调神》中说:“阴阳四时,万物之终始,生死之根本,逆之则有祸患,如果你遵循它,你就不会患大病。” 《素问·武昌郑大论》曰:“化不可等,时不可违。 可以打通经脉,可以控制气血,可以恢复虚损。”

4、道家的“泻气和和”理念是中医“致和”的基础之一

“和”是《易经》、《道德经》所重视和强调的哲学思想之一。 “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承阴抱阳,注入气而和谐。” 从道的存在到万物的创造,有一个过程,即道产生阴阳,阴阳碰撞交汇产生太平之气,万物由此产生。 可见,祥和的空气很重要。 一切事物本质上都应该具有和平的本质。

《内经》非常重视平安,认为平安是身体健康的象征,也是防病治病的目标。 从概念上讲,应该源自《道德经》中“泻气而和”的思想(当然也受到“顺”、“中”等儒家观念的影响)。 《内经》多次提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这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总治疗原则,其本质是在动中求和。 《内经》也多次强调“太平时期”。 例如《素问·三分九症》中:“病不问,待其正常”。 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仔细观察阴阳位置,调整之。正常时期。”

5、道家“治乱未愈”的理念演绎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道德经》中有“治未然”的哲理,如“见萧月明”、“治其未有、治其未乱”、“其脆弱易易”等。被淘洗,其细小部分容易散落”。 指出力量弱时,容易溶解;力量弱时,容易溶解;力量弱时,容易溶解。 当问题很微妙时,就很容易解决。

《内经》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即“治未病”的理念。 例如:“故圣人不治病,而治未病;不治病,而治未病。这是道理。病既已定,再治之。”药,病已成,再治,如渴而挖井,战后铸椎,岂不是太迟了?” 又如:“上工救其芽,必先见气三分九相,调其不败,故名上工。下救时,必先见气三分九相,调其不败,故名上宫。 ,已经完成,你保存了。失败。” 又如:“故上层之功,以取气以存其芽;下层之功,以守其成,以失其形”。 两人都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并将“治未病”与“治未病”进行了比较。 “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6.道教的“上善若水”是中医“德不危”的来源之一

道家经典《道德经》对“德”有详细论述,认为“德”是“道”的品质,“道”是自然本真之源,因此可以说是同义词为“天堂”。 推而广之,“德”就是天性。 《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 第六十二章云:“道,万物之秘,善人之宝。” 人们相信,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种美德。

《内经》在讨论如何达到养生功效时,不仅强调要顺应天气,而且非常重视道德水平的提高。 例如,《素问·古纯》中说:“古之人,春秋百岁,不衰者,因有气节,不会有危险。” 这主要是受儒家“仁”观念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德养身”,但道教在这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名医孙思邈本人也是道士。 他说:“道德完善,不祈福就有福,不祈寿就有福;道德不正,即使服用玉液金丹,也不能长寿。” ”。 他还向医生们提出“人的生命”最重要的是黄金。 以助人为目的,德大于此”,大力弘扬医德,在中医史上写下了“名医之诚”的篇章。

2、中医一些重要的治疗原理和方法来源于道教

于志敏先生等根据治疗原则的抽象层次,将中医治疗原则分为三个层次:求本、取正、调阴阳。 这些治理原则与道教密切相关。 中医并不忽视物理、物质方面,而是更注重本源。 《道德经》指出“象无形”。 所谓大象,就是最重要的形象。 它是无形的。 是弥漫宇宙的道,以及由道衍生出来的无形能量。 “看不见的大象”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有形图像)的起源。 只有从源头入手,才能找出一切问题,解决根本问题。 “象”的概念对中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医“治病求本”的“根本”是“无形象”——道、气在人体中的存在,即“脏腑”、“经络”、“精气”等。这些结构只知道存在于人体中,并且确实在发挥作用,但我们不知道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在中医的人体结构中,“无形的形象”支配着“有形的形象” 。 《灵枢·天年》云:“诸神气尽,形体独生而死”。 中医的重要任务是发现人体的异常情况。 对状态做出诊断,然后用独特的疗法将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即“阴平阳秘”的状态,从源头上解决疾病的防治问题。 因此,可以说,中医的“治病”

求病本”是基于道家“象无形”的理念。中医治疗的目的是求得平安,不仅要达到体内小环境的平安,而且要达到平安的目的。如上所述,平衡期的理论来源之一是道家“行气造和”的理论,调整阴阳是实现平衡期的重要手段。阴阳是阴阳二气,保持阴阳之气平衡是中医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治疗最重要的指导原则。道教。

中医的一些重要治疗方法来源于道教,如导引法。 中国最古老的导引养生书籍《引术》以老、壮养生理念为指导。 《内经》多次提到导引,如《灵枢·病传》载:“受师父九针,私读诸方,或有导引行气,曲马,灸,熨烫、针灸、瑞,谁喝了药就可以独守?他会坚持到底吗? 这段话将指导排在七种治疗方法的首位,可见其重视程度。

助佑疗法在当代常常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唾弃。 然而,它在中国古代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从唐代到明代,太医署设有专门的祝由科司,其功效是毋庸置疑的。 《内经》中多处提到助佑法。 简而言之,祝由就是骂人的意思,也就是念咒语。 祝福有两种:自庆和他人祝福。 其治疗原理与心理治疗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还有更深的基础。 祈福法源自道教的“福祝佑祈福”法门。

对经络的详细解释和针灸方法的介绍是《内经》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经络的发现与道家内观法密切相关。 李时珍的一句名言就表达了这个事实:“内甬道,只有回头才能见”。 中国古代医家通过道家内观内功的实践,认识到了经络这一人体的“看不见的大象”。 刺激经络、调整全身功能的针灸疗法是存在的。 道家也十分重视针灸疗法。 道家重要经典《太平经》云:“灸者,调三百六十经脉,通阴阳气,除害者”。

3、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本身就是道士或精通道教文化的人。

传统道教文化与中医的深刻联系还体现在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些名医都获得了道教文化的精髓。

葛洪是东晋时期的名医,也是当时的道教领袖。 着有《抱朴子》、《急方》等医书。 当代科学家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的研究荣获国际医学奖拉斯克奖,因葛洪医学著作《急方》中有:“青蒿素一把,以水二升浸,拧干”。我们以“全取,全取”为灵感,以青蒿素治疗疟疾,采用低温提取法(乙醚冷浸法)制备青蒿素,解决了青蒿素因浓度高而导致药效丧失的问题。 -温度精炼。

南朝陶弘景是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 着有《本草纲目》、《养性衍明录》等影响深远的医学著作。 他也是一名道士,无论是外丹的炼制,还是内丹的修炼,都有很高的造诣。

孙思邈是唐代名医,堪称大医。 其医学著作《千金药方》、《千金一方》影响深远,被誉为我国古代医学百科全书。 宋元时期的历史作用。 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孙思邈也是一位道士,又名孙真人。 他之所以成为名医,与他的道士身份无关。

唐代王丙以注释《黄帝内经》《素问》而闻名,在辨证治疗理论方面也有创新。 年轻时,非常喜爱易老的道教,强调养生,号为七玄子。

金元四大家中,朱丹溪、刘河间与道教关系密切。 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年轻时,他进入道观,当了几年道士。 老道士生病了,就出去求医。 在此过程中,他还自己学医,修道行医,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刘河间又名刘守真,守真是道教术语,可见他深受道教影响。

明末名医张景岳着有《景岳全书》。 他纠正了朱丹溪“阳盛阴不足”的偏颇,主张温补,创立了“阳不盛,真阴不足”的学说。 张景岳医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宋明理学密不可分,而理学是道家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体。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中医专家。 他是当时中医界的领军人物。 被誉为“现代中医第一人”。 他的医书《医学中枢神习录》在当今中医领域仍有很大影响。 力量。 浏览张氏的医学著作,可见他对道家思想的重视。 除了将道家养生方法融入自己的医疗实践之外,他还十分推崇道家主要经典《炼丹术》。 他在《药应请教》一文中,将《炼丹经》与医家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是有联系的,可以互相借鉴的。 他说:“《内经》和《炼丹经》都是从黄帝开始的。但《内经》是世俗通用的书,所以它的书才流传到后世。《炼丹经》是一部是僧人所独有,所以其书是秘密流传的。有高人,称为外人。后来分出不同的宗派,留下一些书籍,或者口传口诀,传授和接受。虽然他们的著述不一致,但当他们内心的视野很深,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清楚楚,清晰如闪电。如果深入研究生命,就能明白道理,所以其解释可以与《内经》相媲美。” 《丹药经》是一本介绍内丹修炼的经典。 《通气》、《乌真章》、《金丹要义》等,这些其实都是道教的重要经典。 张锡纯欣赏《炼丹经》,想必也熟悉或涉猎过这些经典,足见他对道教的理解之深广。

总之,中医发展史上的著名人物大多都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他们对道教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有关。 例如,张锡纯作为清末民初“中西医结合”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医学理念。 他说:“中医治疗的基础是始终探寻疾病的根源。同样,西医治疗疾病是针对局部,这是治疗的标准。如果遇到急症、疑难证候,还不如用西药治标,用中医治本,效果会很快的。” “谨此。《中西医》以中医为基础,西医只是作为参考和补充。中医治本,西医只治标。张锡纯的形成这种理念源于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不说是深受他的道家内功思想的影响。坐实了中医优于西医的理由。

综上所述,道教与中医的关系极为深厚。 在讨论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必须看到道教地位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无数经典而忘记祖先。 只有这样,才能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中医药有清醒的认识,找到新时代中医药振兴的正确路径。 。

(如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您的权利,请致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