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道教经典及简介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崇拜黄老,以道家神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用老子的“道德”思想来教化众生,追求宇宙和谐、天下太平。是我国特有的修道积德,以达到幸福、长寿、长生不老的地方宗教。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藏品浩如烟海。 普通人想要开始,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这里简单罗列了一些重要的道教经典,喜欢道教文化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目录
01.《道德经》(老子)
02. 南华经(庄子)
03. 冲虚真经(列子)
04. 闻世真经(观音子)
05. 通玄真经(文子)
06. 救人经
07. 尹福井
08. 净经经
09. 西部上升经典赛
10.心印经
11.黄庭外景经典
12. 黄庭内景经典
13.玉皇大帝经
14. 玉树精
15. 三官经
16. 北斗经
17.周易神童奇
18. 启蒙
19. 太上老君内观经
20. 东玄灵宝观经
21.太上感应篇
22.文昌帝尹知文
23.坐忘理论
24.灰树
25、重阳建教十五论
26.龙门心态
【01. 《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篇》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别之前的诸子。 道教著作,是道教哲学的重要源泉。 《道德经》分为两章。 原文为第一部《德经》、第二部《道德经》,无章。 后改为《道德经》,前三十七章,后三十八章为《德经》。 共81章。
《道德经》文本以“道德”的哲学意义为基调,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中心。 正所谓“内圣外王”。 包容博大,被誉为诸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之外最受欢迎的外文翻译文化巨著。
【02. 南华经(庄子)】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弟子所著的道教经典。 汉代以后,被尊为“南华经”,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 其著作与《老子》、《周易》并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美学等。 其内容丰富而深刻,涉及哲学、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宇宙发生等诸多方面。
【03. 冲虚经(列子)】
《冲虚真经》即《列子》,被道教视为“四子”之一。 唐玄宗崇尚道教,天宝元年(742年)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尊其书《冲虚真经》。 宋真宗景德(1004-1007)时,列子被封为“冲虚至德真人”,故又称“冲虚至德真经”。 《汉书·艺文志》记述了《列子》八篇。 现存八章有《天睿》、《黄帝》、《周穆王》、《仲尼》、《唐文》、《黎明》、《阳朱》、《说赋》等。内容多为寓言、故事。 神话传说,以阐明他的思想。 就全书的思想而言,属于黄老道家思想,很多部分与《庄子》相似,为道家的长生不老思想提供了素材。 现存注本主要有唐代尹敬顺所著的《重虚至德真经说》,辅以宋陈靖远所著列子的《崇虚至德真经说》、宋徽宗的《崇虚至德真经解说》等。 、姜瑜的《冲虚至德真经解读》和林希仪的《冲虚至德真经斋口义》和金高寿元编的《冲虚至德真经四释》均列入《正统》东神部玉石秘籍范畴。道教经典”。
【05. 《通玄真经》
《通玄真经》就是“文子”。 文子派的思想还是积极的。 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下旨,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家视其为“通玄真经”之一。四子》真经。 北魏李贤在《文子》中注明,纪然就是文子。 文子出生于春秋时期,属道家体系,着有《文子》一书。 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大圣典之一。 柳宗元最初怀疑其真实性,并质疑了数千年。 1973年,河北省定县巴家郎村40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就有《文子》一书。 这个案子刚刚结束。 《文子·尚德》篇章具有明显的《易传》特征。 “上德”结义、“彖”、“象”是同一思想路线的发展。
【06. 救人妙经】
《救度众经》的全称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无量无量无量救人经》。 它是一部具有深远哲学思想的道家神学著作。 明代《正统道藏》中将其列为开经。 被誉为经团之首、诸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 是道教正一三山福禄灵宝派的核心经典。
【07. 银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 李全将其分为“抱神之道”、“富国安民之道”、“强兵征战之术”。 全书用比喻来论述养生。 傻子不会去检查这到底是不是叫兵法、战术,还是苏秦的《太公印赋》“谋略”都离目的相去甚远。 比如《纯阳颜政府游地君集集真经》完全是用军事术语写的。 不了解的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本军事书籍。
《阴符经》原为黄帝所著,故又称黄帝阴符经。 故有《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注。 这是最不合理的说法。 宋代黄庭坚说:“《阴符经》是唐代李全所著,熟读文字,就知道不是黄帝所著。” 尤可笑请子方、孔明评之,可惜刘子侯不读。 ”有善人说,经书是黄帝所写,又请太公、张良等作注,这些显然是根据古语,令人难以置信。自唐李全以来,朝注释《阴符经》,后世良人纷纷效仿,至清末,《阴符经》注释不下百种,今仅存于《明正统道藏》中。王朝。”有二十四种。 注释虽多,但说法各异,说法不一。
【08. 【净净经】
《太上老君说长清净妙经》简称《清净经》或《万古清净经》。 现今《道藏》已有七种白本及各流派注解。 此经共三百九十一字。 经末有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三赞。
【09. 西崛起经】
《西方圣经》是道家经典。 它的全名是《老子西域盛经》,是老子五部著作之一。 《道教》云:“殷圣只得《道德》、《妙真》、《溪圣》等五卷。” 据南宋赵希汴《昭德先生读跋》载,这部经书是根据老子的描述,为函谷关都尉尹喜所创。 此经先有记载,后有文字。 它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与《老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该书在道教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相当大的影响。
【10. 【心印经】
《无上玉皇心印经》又称《无上玉皇心印经》,或简称《玉皇心印经》或《心印经》。 《玉皇大帝心印经》是道士每天功课中必须背诵的经典。 是道家之道,是“做人之道”的修行。 如果你按照佛经所说的认真去做,小事就会利益你的身心,大事就会让你证悟真理。 若诵持不退,不但能开妙理,渐明真解,而且能鉴高真圣人,拥护道威。
【11. 黄庭外景经典】
《黄庭经》由《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组成(又称《太上琴新文》、《太上皇金书》)及《东华玉章》)。 《中经经》是一部晚期道教书籍,成书于晋代。 《黄庭经》是道家养生修仙专着。 它继承了《心术》、《内业》、《黄帝内经》、《老子和尚宫章矩》、《太平经》等思想,弘扬了古代汉族黄老思想。道教医学涉及五脏六腑,经精学说重点阐述凝神养精的理论和方法。 《黄庭内外经》系统地提出了三丹田、八观二十四谛的理论以及相应的守真修行方法,对于上清派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中一些内容比《大东真经》更接近唐宋内丹学,因此也被后世内丹师视为重要的内丹学著作。 唐宋时期演变为内丹道,成为中唐以后道教养生炼丹术的主流。 脏腑、经络、腧穴、精气、阴阳、经络五行等学说,反映了古代汉族的生理医学知识。 历史上,不少书法家、文学家都喜爱《黄庭经》,或写法书,或为文章作序。 王羲之的《黄庭经》换鹅的故事,被流传千古。 故此经影响深远。 超出了道教的范围。
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可以一窥《黄庭经》的上下限:《外景经》中的韵律似乎比《内景经》更古老、更早;《外景经》中的韵律似乎比《内景经》更古老、更早; 《外景经》的韵律,早至秦汉,晚至三国; 《经》的韵格与东汉魏晋诗歌所用的韵律一致,在魏晋时期尤其可能。
【12. 皇庭内景】
《黄庭经》由《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组成(又称《太上琴新文》、《太上皇金书》)及《东华玉章》)。 《中经经》是一部晚期道教书籍,成书于晋代。 《黄庭经》是道家养生修仙专着。 它继承了《心术》、《内业》、《黄帝内经》、《老子和尚宫章矩》、《太平经》等思想,弘扬了古代汉族黄老思想。道教医学涉及五脏六腑,经精学说重点阐述凝神养精的理论和方法。 《黄庭内外经》系统地提出了三丹田、八观二十四谛的理论以及相应的守真修行方法,对于上清派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中一些内容比《大东真经》更接近唐宋内丹学,因此也被后世内丹师视为重要的内丹学书籍。 唐宋时期演变为内丹道,成为中唐以后道教养生炼丹术的主流。 脏腑、经络、腧穴、精气、阴阳、经络五行等学说,反映了古代汉民族的生理医学知识。 历史上,不少书法家、文学家都喜爱《黄庭经》,或写法书,或为文章作序。 王羲之的《黄庭经》换鹅的故事,被流传千古。 故此经影响深远。 超出了道教的范围。
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可以一窥《黄庭经》的上下限:《外景经》中的韵律似乎比《内景经》更古老、更早;《外景经》中的韵律似乎比《内景经》更古老、更早; 《外景经》的韵律,早至秦汉,晚至三国; 《经》的韵格与东汉魏晋诗歌所用的韵律一致,在魏晋时期尤其可能。
【13. 玉皇大帝经】
《玉皇大帝经》是道教经典,全称《最高玉皇大帝经集》,共3卷。 是道士祈食、炼道功的必读经。 经文由《清微天宫法力品》、《太上大光圆满神咒》、《念持功德品》、《护无罪品》和《报应神试品》组成。 主要讲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宣讲玉皇大帝来历的神话。 注释版本较多,有《正统道藏》、《道藏集》、《中国道藏》等。
【14. 玉树经】
又称《雷玉枢宝经》。 作者身份不明。 大约是北宋末年或南宋时期。 天主以雷声说经。 此神乃是天宫九神之一。 他是掌管五雷、化化众生、赏善罚恶的神。 经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完美的方式”。 第二节讨论“气数”。 认为人类赋有不同的气,智、愚、清、浊称为数; 数与命有关,气与天有关。 学道的人如果被气所束缚,被命运所束缚,就不能得真道。 经文还描述了消除灾难的方法。 据说,每当遇到三灾、九灾时,就可以依法念经。 若默念普天尊名号,诸神就会消灾解难; 若有缘受此经,则得永生。
【15.三官经】
《三官经》是道士最常诵读的经。 据说可以赐福、赦罪、化祸、延年益寿。 又称《三关真经》或《三关感化经》,普遍歌颂“三关大帝”的功德和神奇功效。 这部经的核心是关于人类的过失及其解决方法。
【16.北斗经】
《北斗经》,全称是《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经书上说,北斗七星是天地万物的主神,是人神之主,具有起死回生、消灾解难的力量。 五体生命体,皆受本命星官掌控。 因此,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生日、斋戒日,净化身心,烧香念经,顶礼星王,供养自己,以消除罪业,成就善业。福寿延年,远离一切灾难。 也是道教斋戒“顺星拜太岁”的必诵经文。
【17. 周易参与同约】
东汉魏伯阳撰。 简称“神通气”,是黄老道家养生经典。 全书以《黄老》、《大易》指导炼制外丹,以宇宙为鼎,阴阳为堤,水火为化机,五行为它阐明了炼丹的原理和方法,是最早系统论述养生的道教经典。
《周易神童奇》共六千余字,基本以四言一行、五言一行韵和少量长短不一的散文、离骚体写成。 本书借用易经的台词来论述炼丹的意义,研究如何养性、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18.启示】
《乌镇篇》,北宋张伯端所著。 本书通过诗歌、歌词、音乐等体裁阐释内丹理论。 是内丹学,是从黄老烈庄古代哲学思想中传承下来的。 由汉魏伯阳所揭示,唐代钟离权、吕洞宾等人发扬光大。 唐宋时期,它不断繁荣,成为一道盛景。 宋张伯端承仲、鲁之学,祖着黄老。 他仿《周易神通气》,着有《乌镇篇》,内丹学名扬天下。
《四库全书·总目》云:“此乃领悟金丹之要诀,与魏伯阳神童奇同被道家视为正宗。”
《五真篇》、《周易神通气》、《老子和尚宫章句》、《黄庭经》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四大内丹专着。
【19. 《太上老君内观经》
简称《内观经》,又名《内观经》,作者不详。 大约源于魏晋时期。 陶弘景曾引用此经,是道教经典著作之一。 《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和发展了战国道教创始人列子的养生思想。 其意明确,文笔优美流畅,古韵幽意,言简意深。
【20. 东玄灵宝观经】
禅修就是观察自己的念头,当念头在心中生起时,立即放弃,保持一颗没有念头、安静、明亮的心。
【21. 太上感应章】
《太上应篇》是道家励志行善书籍之一,简称《太上应篇》,李长龄着。 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道家经典,被誉为“古今第一书”。 从宫廷到民间,刊行、出版者众多,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其内容主要劝告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止恶行善,时刻利己利人。 内容融入了许多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世界人民的正确形象。 很多内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这里的“太上”指的是太上老君,又称至尊道人。 “太上”是至高无上的意思,是中国最高贵的词。
【22. 文昌帝尹知文】
《文昌帝印之文》简称《印之文》,是道教重要经典。 作者不详。 《殷之文》是道教的仁学劝诫之一。 它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会得到神灵的长久保佑。 “阴之”一词的由来出自《尚书·红范》:“唯天之阴之降民”,意思是阴间在暗中保护人们。 这是古代比较简单的命运观念。
《殷志文》中,“殷志”有天人相通的意思,要求人们多积累殷德、殷功。 也就是说,做好事,不要到处张扬,而是悄悄地去做。 即使你孤身一人,别人不知道,只要你不做坏事,作为条件,洞察一切的文昌帝君也会暗自保佑你,赐予你幸福、富贵、长寿。
本书是继《太上应篇》之后编写的,有多种手写版和印刷版。 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纪要》藏,又收入《赵代丛集》、《三义集》。
【23. 坐忘论】
《左王论》是道家关于“左王”的理论专着。 其目的是描述道教的“层次”,即修炼的七个步骤和层次。 围绕“左王”问题来收神,注重平静、消除欲望。 。 《左望论》按照修行顺序,分为“信敬”、“断缘”、“收心”、“简单事”、“真见”、“太平”、“成就”七章。道路”。
《左王论》认为,学道之初,必须静坐,退心出境,不执着任何东西,进入虚无,使心与道相合。 因为环境是心灵创造的,只有封闭心灵,使其一尘不染、超然脱俗,才能回归“静”、“空”的身心。 其旨趣论对后宋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 “坐忘”之说最早出现于《庄子》,后经魏晋玄学发展。 赵坚继承了稷下道教和老庄的思想,主张“坐忘”,在由外丹转向内丹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理论作用,对道家内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世。 收录于《正统道藏》太玄部。
《左王论》的作者据说是道士赵俭。
【24.画树】
《化书》是晚唐五朝檀桥所著的道教经典。 全书共六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方面,共一百一十章。 谈桥继承了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最终“有”回归“无”。 他认为“道”是一切变化的根源。 全书基本发展了黄老的列庄理论,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并受到列子的影响。 花花、天天等思想影响很大。 本书还继承了张展《列子注》中论述的最高哲学“太虚”,又称“太虚”。 。 谈桥的《话术》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5. 重阳教创立十五论】
《重阳理教十五论》是全真道教经典论着,王重阳着,一卷。 主要内容是:凡出家者,必须先到尼姑庵,才能身心安定; 他去拜访老师,寻求生活。 他应该用头脑和心灵来读书; 他应该好好学医,才能保住性命; 他应该把丛林作为他生活的基础; 他必须以清醒的心静坐禅修。 泰山,断杂念,静心; 调和五行精华为一体,调和五气; 培育生命; 成圣之路需要积累功德; 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 修身之法在于修道、多修; 超凡脱俗等十五理。 本书论述了全真道创立的基本宗旨,规定了严格的道教修炼规则,融会儒、释、道三教之精华。 是研究全真道教的重要经典文献。 收录于《正统道藏》第一卷。
【26.龙门心法】
《龙门心法》(或《碧源潭经》)由清王长岳讲述,其弟子编成书。 王昌岳是全真派祖师,龙门派“吕宗”的创始人。 王长岳在《龙门心法》中,从戒律和特行的角度强调,悟道的第一步是端正自己的心,再次阐释了全真北派“先性,后天命”的道家思想。 书中指出,要想修道,首先要皈依道教三宝、皈依经典、皈依师父。
王长岳创立“吕宗”,公开传授戒律和心法,刷新了当时的全真道教,道教再次经历复兴。 在他的影响下,一批龙门道士相继出现,证明王长岳的禄宗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重大影响。 “龙门心法”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